吳婷在市場裡徘徊了許久,掃過每一個攤位,心裡盤算着有沒有适合自己的營生。
她邊走邊思考,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各種可能的賺錢方式,甚至還想到自己也來賣菜的念頭,然而很快就被她否定了,她沒有好的菜源,也沒有地可以種菜。
逛完市場,吳婷又漫無目的地走着,不知不覺間走到一處工地附近。
她竟又看到了那個買菜的大姐。
吳婷心中一動,連忙跑上前去,好奇問道:“大姐,你買這麼多菜,是給自己吃的嗎?”
大姐指了指工地上正在忙碌的施工隊:“工地食堂的夥食又差又貴,我男人來這半年,腸胃都廢了。我想着自己開夥,給他做些好吃的,也讓他能吃得健康些。畢竟,在生活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誰不想吃頓好的呢?”
吳婷聽後,腦中靈光一閃,一個新的想法誕生了。
既然工地上的飯菜這麼難吃,要是她能在工地賣盒飯,豈不是能賺不少錢?
她興奮地對大姐道:“大姐,我以前在老家就是包食堂的,做的飯可好吃了,要是我在你們這賣盒飯,你們會買嗎?”
大姐一愣,随即激動地握住吳婷的手說:“妹子,要是你真來賣,我第一個買!”
等吳婷回家,她就像打了雞血一樣,開始猛猛籌劃起來。
擔心海城人和老家的口味不同,吳婷還特意跑到工地,像個偵探一樣蹲守了三天。這三天裡,她仔細記錄下工人們的休息時間,咨詢他們對飯菜的喜好。
經過深入調查,吳婷得出一個結論:工人們對于飯菜的需求量非常大,但要求不高,隻要味道不是特别難吃,基本不用擔心賣不出去,這讓吳婷信心大增。
接下來,吳婷開始着手去市場了解食材成本。她一家一家地比較,在貨比十家後,終于找到一家菜品新鮮、價格合理的攤販,并與攤主約定好:“要是我的菜要的多了,這價格也要給我更低。”
攤主爽快地答應了。
她還買了四個大鐵桶和一些打包盒、筷子和勺子,粗略估算了一下,大概可以裝下三四十人的飯菜分量。買完這些,她去租了個三輪車,以便于運輸這些飯菜。
最後,吳婷終于開始正式在家裡做盒飯。
考慮到工人們工作辛苦,口味偏重,吳婷計劃做三菜和一湯,一桶純肉菜辣椒炒肉,一桶半葷半素西紅柿炒雞蛋,一桶是純素菜清炒苦瓜,再加上一桶海帶湯。
吳婷一大早就開始在家裡忙活,切菜、腌制食材、剁碎配料,從早上七點一直忙到九點,才将所有食材處理好,想到工地中午休息時間是十一點半,她意識到時間緊迫,于是加快了炒菜的速度。
将所有炒熟的飯菜一一裝進大鐵桶裡,再搬到三輪車上,前期準備工作終于完成了。
時間剛好到了十一點,吳婷踩上三輪車,出發前往工地。
中午放工休息時分,工地上的喧嚣漸漸平息,工人們陸續從各個角落走出來。
吳婷站在三輪車旁,手腳麻利地打開鐵桶,熱氣騰騰的飯菜香氣頓時飄散開來。
從車頭解下一袋一次性飯盒,她開始叫賣:“賣飯了!賣飯了!現做的新鮮飯菜,三菜一湯,隻要五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