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兩個字,聲音又變成原來那交疊渺然的模樣,不辨真意。
“嗯。”卓無昭解開缰繩,上馬。
“告訴你個事。”三千行者望着他背影,仿佛是随口一提,“良十七趕回九曲城了。”
卓無昭撥馬的動作一頓:“跟你送的那封信有關?”
沒有回答。
卓無昭也不追問,好一會兒才點點頭,雙腿一夾馬腹。
黑馬箭一般沖出。
這支箭越過滄水,披星戴月,穿入渭州。
目的地并不在九曲城。
卓無昭早已打開過那個紙包,裡面是一枚細小銅環,用紅線纏着,勾着一塊并不規則的白色骨片。
骨片上有字,是并不常見的古老字體,但卓無昭恰好認得。
“羅橋”。
從三千行者準備的地圖上可以看出,那裡與九曲城是一線,都緊鄰着蜚州。
不過它并不算一座尋常的“橋”。
渭州有天然的山險,連綿高聳,因此将蜚州的禍亂隔絕于外。盡管有擅長飛行的妖獸曾翻越而來,終究不成氣候。
“羅橋”就是重重山中,由枝葉纏繞成的——說是“橋”也好,“路”也罷,懸在半空,腳下瀑布,往深處更是遮天蔽日的林。
誰都不知道林子裡究竟有什麼。仙人、妖精傳說很多,來過的人很少。
卓無昭是獨自上的橋。
他把馬留在了山下附近的客店,相信蔺老闆能找得到,收得回。
地面落葉腐化成泥,又被新的落葉蓋住。雜亂的腳印遍布其間,有獸類的,也有人的。
在紗簾似的瀑布旁,卓無昭見到了一個穿着很“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