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已經可以肯定,這個年輕人的本事不小。
“疫邪貴早下,但見舌黃、心腹脹滿,乘氣血未亂,津液未枯,即當下之,宜承氣湯。”面對趙為民的詢問,沈青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引用了一段《雜病源流犀燭》的原話。
趙為民越聽眼睛越發明亮,最後連聲贊歎:“好好好!沒想到你這個小同志年紀輕輕的,中醫方面卻有這麼高的造詣。”
趙為民說的倒是實話。
因為八十年代的時候,因為西醫技術的引進,中醫遭到了很多質疑和曲解。
甚至更有甚者,将中醫和封建迷信畫上了等号,導緻中醫在很長一段時間,都備受排擠和打壓。
尋常人看病,也都隻會看西醫而不是中醫。
而中醫師,尤其是沈青這種醫術卻不俗,但卻無比年輕的醫師就更為少見了。
“小同志,有沒有興趣來我們縣醫院工作?”
于是面對這種情況,趙為民順其自然的抛出了橄榄枝。
可面對趙為民的邀請,沈青卻意有所指地看了眼旁邊的劉國山:“不瞞院長,我就是來縣醫院申請就職的,但是貴醫院劉主任說已經滿員了。”
此話一出,旁邊的劉國山臉色瞬間難看起來。
眼看着趙為民的目光看來,他趕緊開口解釋道:“院長,這人是返城的知青,他的資料我看過了,條件不是特别符合,所以就讓他先回去等通知了。”
劉國山存了幾分心思。
将直接拒絕,改成了回去等通知,這樣就多了幾分餘地。
但沈青聽後卻一臉笑呵呵說道:“劉主任說的是,我這個條件确實不太符合,比起劉主任的表侄來說,的确差得遠。”
唰——
沈青的聲音不大,但周圍頓時響起一片騷動。
八十年年代,醫療系統貪腐成風,任人唯親、私收紅包等亂想層出不窮。
這些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
但有些話,終究不能擺在台面上啊,尤其周圍還有不少病患呢。
劉國山臉色泛白,目光死死盯着沈青的同時,冷汗一下子就冒了出來。
趙為民能當上院長,當然不是傻子,幾乎瞬間就猜到了前因後果,于是他臉色陰沉的看了眼劉國山後,這才對着沈青說道。
“沒事,特殊人才也可以适當放寬條件嘛!你這醫術,以前是跟誰學的?”
沈青心下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