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趙院長還是憑借着自己不容置疑的權威,以及沈青那實打實的驚人業績,将這個名額争取了下來。
交流會如期在縣裡最大的禮堂舉行。
市衛生局的領導、全市各大醫院的院長、主任、專家學者,齊聚一堂。
沈青作為最年輕的發言者,在一衆白發蒼蒼的老專家、老教授中間,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然而,就在沈青發言完畢,進入提問環節時。
一個不和諧的聲音,卻突然響了起來。
“沈青醫生,是吧?”
隻見台下一位五十餘歲,身穿中山裝,面容清癯,眼神中卻帶着幾分審視和倨傲的男人,緩緩站了起來。
他胸前挂着“市中心醫院中醫科主任周敬仁”的銘牌。
這位周敬仁主任,在市裡的中醫界,也算是位有頭有臉的人物。
他行醫多年,以保守、嚴謹、極重資曆而著稱,平生最看不起的就是那些所謂的“基層醫生”,尤其對沈青這種年紀輕輕就聲名鵲起,甚至被冠以“神醫”之名的年輕人,更是打心底裡抱有懷疑和輕蔑。
此刻,他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鏡,慢條斯理地開口。
“方才聽了沈醫生對高書記病情的診治過程,其中提到了運用‘鬼門十三針’,老夫對此,頗有些疑問。”
“據老夫所知,‘鬼門十三針’早已是傳說之物,其真實性和有效性,曆來多有争議,甚至被不少人斥為無稽之談。”
“老夫想知道,沈醫生是如何在如此短的時間内,便能斷定高書記的複雜病症,就一定适用這風險極高、争議極大的所謂‘神針’?其中,是否有嘩衆取寵,或者說,是存在一定的僥幸成功成分呢?”
這話一出,全場嘩然!
周敬仁的語氣雖然看似客氣,但言語間的考較、刁難和打壓之意,卻再明顯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