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第1頁)

幾天之後,省報的頭版頭條一個極為醒目的位置,刊登了一篇由林曉晴親筆撰寫的,題為《改革春風下的“降真香”——記東城縣青年醫者沈青的創業故事》的深度報道。

這篇文章,筆鋒犀利,事實詳盡。

不僅将吳大志、趙建國之流,這種在改革開放浪潮中,不思進取,反而利用手中權力貪污腐敗,打壓新生事物的醜惡行徑,揭露得淋漓盡緻。

更用大量飽含深情的筆墨,生動描繪了青年醫者沈青,如何将博大精深的傳統中醫智慧,與瀕臨失傳的民間手工藝相結合,帶領手藝人王德發自力更生,開拓市場。

文章中寫道,他們制作的降真香系列産品,不僅功效神奇,深受百姓歡迎,更體現了新時代青年,不畏艱難,勇于創新,敢于拼搏的寶貴精神風貌。

在文章的最後,林曉晴還極為巧妙地,點出了一句看似不經意,實則分量極重的話。

她提到,這位在東城縣紮根基層,帶領群衆勤勞緻富的青年醫者沈青,其本身,更是一位早已在京城為國家醫療衛生事業,做出過特殊貢獻,并被國家“特殊人才引進計劃”辦公室所吸納和重點保護的青年專家。

這篇文章一經發表,立刻便在全省範圍内引起了巨大反響!

一時間,“沈青”這個名字,以及他和他那小小的“降真香作坊”,成為了全省上下,人人津津樂道的熱點話題!

之前那些還對他們這個小作坊持觀望态度的各路客商,此刻更是如同嗅到了商機一般,蜂擁而至!

作坊的電話,從早到晚,幾乎都要被人給打爆了!

為表彰沈青在此次事件中所做出的突出貢獻,也為了彌補省巡查組之前因吳大志個人行為而造成的重大工作失誤。

巡查組的正組長李建業,在返回省城之前,特意再次找到了沈青。

“沈青同志,上次的事情,是我們巡查組工作的失察,我代表組織,再次向你和王德發老師傅,表示最誠摯的歉意!”

李建業緊緊握着沈青的手,臉上寫滿了愧疚與敬佩。

“為了彌補我們的過失,也為了更好地支持和表彰你這種勇于創新的改革精神!”李建業從公文包裡,取出了一沓嶄新的,蓋着鮮紅公章的文件。

“我已經親自出面,協調了縣裡工商、稅務、物價、衛生等各個相關部門,這是你們‘沈氏降真香’作坊所有的,合法的營業執照和生産許可,都給你們以最快的速度,一次性辦下來了!”

“另外,縣委縣政府也開了專題會議,經過研究決定,正式将你們的作坊,列為‘東城縣重點扶持企業’!以後,在政策、資源、甚至是銀行貸款等各個方面,都會對你們給予最大力度的傾斜和支持!”

“希望你們能再接再厲,抓住機遇,把我們東城縣的‘降真香’這個特色品牌,做大!做強!盡快走出我們東城,走出我們省,甚至走向全國!”

沈青看着手中那一張張來之不易,卻又分量十足的合法證照,心中也是感慨萬千。

作坊的生意,在解決了所有後顧之憂之後,徹底火了!

然而,新的問題也随之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