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2頁)

胡明開和葉天刑兩個人的關系極好,本就在電影界各有建樹,再加上志趣相投,是多年好友!

所以二人寒暄既熱情,又顯随意。

“胡導,您好!”

孟超等他們寒暄完,規規矩矩的打了個招呼。

胡明開的性格生性豪爽,卻粗中有細,瞥了眼孟超就立馬笑着調侃:“這就是你說的阿超吧,果然一表人才!”

孟超禮貌的笑了笑,立馬起身給二人倒上了白酒。

“長得帥,更是個天生的好苗子,不然你眼光這麼高,我哪敢随便推薦給你。”

葉天刑的誇贊毫不吝啬。

“那是那是!”

胡明開隻是笑了笑,卻沒再接茬。

玻璃轉盤上的燒鵝泛着蜜色油光,胡明開夾起塊冰鎮咕咾肉,酸甜汁水沁入口腔,滋味爽滑。

心滿意足之下,胡明開忽然用筷子敲了敲青花瓷碗:

“阿超,在真實的曆史上,包拯是一個白面小生,那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所有的影視劇裡,包拯要設計成黑炭頭?“

清脆的叮當聲在包廂裡蕩開。

孟超正給兩位導演舀湯,聞言手腕微頓。

湯碗騰起的熱氣中,他看見胡明開鏡片後閃爍的精光。

這是懸疑劇導演特有的審訊式提問,突然且角度刁鑽。

“包拯的黑是視覺錨點,代表鐵面無私,公孫策是白,代表足智多謀,展昭是紅,代表勇猛正義。“

孟超将湯碗推到胡明開手邊,“在北宋公堂的朱紅與月白間,這塊黑炭能第一時間抓住觀衆視線,更重要的是“

他抓起方形餐巾紙折了下,擺出三角形:“當包拯、公孫策、展昭同框時,黑白紅三色形成的色彩對沖,天然具有案情拆解的畫面張力。“

胡明開看着疊好的三角紙巾,若有所思。

葉天刑夾煙的手懸在半空。

他記得今早孟超特意去油麻地舊書攤看《三俠五義》,原來是在惡補理論。

好小子!

“有點意思。“

胡明開用劇本擋住上揚的嘴角,“那你說說,這部劇最大的風險在哪?“

“觀衆可能覺得我們在炒冷飯,且少年包青天和原始形象不符,有可能無法帶入。”

葉天刑微微颔首,這也是之前胡明開跟他多次抱怨,贊助商少的主要原因。

93版《包青天》太過經典,反而導緻許多人都不看好這種另類的“包公”。

孟超的眼光的确很毒辣,竟然能夠一語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