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末,《少年包青天》拍攝正式步入尾聲,
在拍完六人策馬揚鞭的戲份後,胡明開踩着凳子,拿着大喇叭高聲宣布:
“《少年包青天》殺青了!”
“蕪湖,殺青了!”
“終于拍完了!”
大家都歡呼起來!
實在是太累了,明明是一個探案劇,愣是三個月不到時間拍完,頗有此時香江流水線電影的趕腳。
後世很多人去橫店玩角色扮演,穿古裝,拍古戲,總以為很好玩。
可隻有在片場的演員,才能知道其中的不易和艱辛。
說句不好聽的,國産古裝劇之所以從千禧年前後的神作佳作頻出,到後世的粗制濫造不堪入目,一個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說是決定性的因素,就在于資源的固化。
在後世,演藝圈來錢快,富哥公主甚至是星二代,紮堆往裡竄。
什麼阿貓、阿狗、路人甲乙丙丁,或者什麼地主家的傻兒子、傻丫頭,甚至是沒演過半天戲的網紅模特和歌手,隻要打通了上下遊渠道,都可以進組拍戲,當演員鍍金。
于是,内娛在那些科班出身新人演員都沒演明白的情況之下,又從三教九流中吸收了大批話都說不清楚,台詞都記不住,甚至連顔值都不過關的低質演員,這才導緻古裝劇泛濫沒人看。
當然,《少年包青天》人均演技過關,大家演的也十分努力。
導緻電視劇比預期快一個多月結束。
或許是為了感謝大家的辛苦和付出,哪怕劇組開了五桌,胡明開都挨桌敬酒。
這一下,就讓整個劇組見識了胡導的海量。
可以說,他是孟超見過最能喝酒的香江人。
真是一桌一桌挨個敬酒,拿小酒杯唠嗑,踩凳闆劃拳,一點不含糊。
尤其是到了主桌,胡明開敬完所有人後,特意走到孟超面前:
“阿超,這些日子,你辛苦了!”
寫歌和周結風波之後,他對孟超早已不是單純的欣賞,而是完全把對方當忘年交的姿态。
喝完杯中酒,胡明開拉着孟超到一旁耳語:
“我有籌拍《倚天屠龍記》的打算,目前金老還沒松口,隻要你有空,拿到授權後,張無忌的角色我留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