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第2頁)

左邊同樣用繁體字抒寫“鐘藝堂”下面是日期,右邊是空白,中間部分是一條金色的巨龍圖案。

我看向了鐘曼麗,她拿出來紙筆,在票号的右邊抒寫起來,很快,就抒寫了一個文書。

寫完之後,鐘曼麗就将票号折疊起來,然後拿起來一枚公章,在上面落款,而公章剛好将左右兩邊都給蓋上了印記,這種蓋章的方式類似于騎縫章,為的是防止作假。

做完之後,鐘曼麗将票據撕扯開,一分為二,是橫着撕的,上邊的部分,她留下來,下邊的部分,她交給了我。

我接過來票據,感受了一下紙張的材質,居然有金屬的質感,我搖晃了兩下,聽到了金屬的晃動聲,可以确定,這張紙應該是專門用來做契約紙的金沙紙。

這種紙往往出現在國家與國家,或者是各種大場合簽訂合約的場合。

一張紙都需要一千多塊錢,我沒想到,這一場小小的交易,居然能用到這種規格的紙張。

我嚴肅地看着紙張上的契約。

契約格式非常的正規,用農曆紀元的格式抒寫了拟定契約的日期,内容雖然簡短,但,十分的詳盡。

“乙巳年四月十六契約人(鐘曼麗、陳陽)”

“委托人鐘曼麗委托受托人陳實搬運一尊明代寸佛于當日外銷。”

“指定外銷人(龍鳅先生)”

“銷售金額(叁佰萬元整)”

“因金額巨大,按照江湖規定,需抵押陳實命一條,貨到結清餘款,貨差拿命抵消”

(特立此契)

我看着契約的内容,不由得開始汗流浃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