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1頁)

手機屏亮起施工群消息——老李在裝修工地的自拍裡舉着羅馬柱模具,小趙轉發的兒童畫班廣告赫然寫着‘十分鐘速成古風彩繪’。

瓦作修複的老李和彩繪保護的小趙都是陸硯團隊裡的,他們的活往往在項目中後期才有大動作,所以閑暇時段做做外快很正常。

随着晚高峰的人流擠出陝西南路站,工具箱裡的墨鬥被撞落在地,棉線在花崗岩上蛇行出歪扭的軌迹。

就像他近期的運勢一樣——據可靠消息稱,‘停工整頓’十有八九跑不掉了。

距離潑下糯米膠又過了三天,他本以為褶皺都被悄然抹平。

有句歌詞是這麼寫的,‘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因為鞋帶松開了,不擅長系起’。

陸硯的情況當然沒這麼糟糕,但總歸是不太好的。

“硯哥!老胡組的酒局,來撐個場?”陳禹的嗓門混着麻将洗牌聲炸響。

老胡是文旅局搞項目審批的,進步的心從來沒有,八卦的心倒是時刻沸騰。

“趕工呢,楊老頭的招牌不能砸我手裡。”說着,往前幾步用腳鈎回墨鬥線。

陳禹的笑聲像砂紙磨過舊梁木:“還跟大學時似的,抱着老手藝當寶貝,當年”他突然刹住話頭,背景音裡傳來麻将碰撞的響聲。

“”

“”

“正好,你跟老胡打聽個人,楊靈。”

“噢好嗯?”那頭似乎有些吃驚,“齊活了!局裡都在傳這姑娘”

托文旅局的人打聽文保局的消息這很正常,它本就是其内設單位。

“工作上有點交際,你别打岔,電話給老胡。”

“害,問我就行了,這漂亮姑娘可了不得,空降兵,27歲的海歸博士生,聽說還一年能提前畢業。”

“怎麼着,這像是官二代的配置啊?”撇了撇嘴,更是胸悶。

陸硯後頸的曬斑在霓虹下泛紅,那道分界線好似老宅裡新舊牆面的接縫。

不過因為師從楊啟文的緣故,他自是傾向‘舊牆面’。

“誰知道呢咱也就私下八卦你别說,小姑娘看着真像大明星”

挂斷電話。

恒隆廣場的玻璃幕牆播放着智能家居廣告,真正的大明星撫摸着溫控牆面說‘傳統需要進化’,他忽然覺得自己被時代落在了身後。

印象中,從來都是一家老少來拍廣告,一人一句詞其樂融融,以便傳遞家的溫暖。

不過也合理,這‘智能家居’一看就很貴,女主人多是漂亮的。

沒來得及長籲短歎,房産中介小哥攔住他推銷法租界老洋房改造項目,宣傳冊上的‘修舊如舊’四字套着粉色愛心,标價後面跟着七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