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硯和楊靈跟後頭,沒有交談,秘書帶領下一行人在辦公大樓内順暢穿行。
每年他平均來這跑十幾趟,見到主任這個級别的領導是頭一回。
這個項目含金量變得這麼高了嗎?
會議室檀香混着油墨味,幾人落座,座前有茶水。
李主任将檢測報告推至長桌中央,不鏽鋼保溫杯磕出脆響。
陸硯盯着他腕間泛光的萬寶龍手表,暗忖這位冷面判官到底站在哪邊——
對方坐上座,用鋼筆敲了敲檢測報告:“五天,最好能看到所有結構數據。”擡眼,目光掃過楊靈,“文保局的設備要快點進場。”
不平不淡的聲音中氣十足,開口先為這次讨論定下基調。
對方認可了楊靈方的程序正義。
不平不淡的聲音中氣十足,開口先為這次讨論定下基調
于是會議即在‘五天内排除危房可能’的共識上順利展開。
窗外突然‘咚’地輕響,麻雀撞在防爆玻璃上,撲棱着跌進紫藤花架。
“隻是,關于施工方案,需要我這邊主導。”楊靈說。
不用楊啟文擡眼,陸硯自然把旗幟立起來,擺開擂台:“楊博士,敢問我們的方案是哪裡不符合文保局的要求呢?
“傳統魚鳔膠的固化時間比環氧樹脂慢47,”楊靈調出平闆數據,“但抗老化系數”
“但能養出包漿。”他争搶話語主動權,“傳統骨膠的濕度适應度更高,您那些儀器測得出木紋的濕度嗎?去年外灘18号就是”
“去年外灘18号因濕度失控滋生黴菌,維修費超預算兩百萬。”楊靈冷聲截斷:“我的傳感器能在黴變前182小時預警。”
兩人都意識到展開方式不對,但話趕話,被推着走的彼此都不想讓步。
“按這标準,‘應縣木塔’早該裝電梯!過去老匠人舔木辨濕度的本事,你們傳感器學得會嗎?”
楊靈‘啪’地合上平闆:“陸師傅,口水檢測通不過衛生許可。”
她起身時akoya珍珠撞在話筒上,蜂鳴聲驚飛窗外麻雀。
“好了!”楊啟文及時喝止住兩人,“是讨論不是吵架,你們要合作,還要共赢,先靜下來好好想想再說話!”
您看她這是要合作的樣子嘛!
李主任揮了下手,讓助理給衆人添茶。
茶香中,陸硯也在反思。
怎麼一遇到楊靈就控制不住自己?她是人形春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