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第2頁)

但這一次池朝晖接觸的數據,卻比彙報材料中多了一個可疑的點。

那就是趙衛評在下午上班後還打出去過兩個電話,一個是給他老婆的,打了不到半分鐘。另一個是打給他父母的,據鎮黨委的人說,趙衛評當時打電話的聲音不小,還發了脾氣,說的是要給他父親辦一個體面的壽宴的事情。

“且不說趙衛評是什麼心思,縣公安局這是至少在推波助瀾啊。”池朝晖看出了縣局的心思。

他們對趙衛評自殺是不認同的,一個還想給自己的父親辦一場體面的壽宴的人,怎麼可能忽然自殺,還是精心準備好之後再辦公室自殺。

再往下看,池朝晖發現縣局果然對調查912大案很有動力,至少縣局主要負責領導是想徹查這個案子的。

他們的報告不局限于事發當天和事發之後的技術調查,報告說,通過刑偵人員密切走訪,發現趙衛評對家庭一向都很重視,尤其對自己的父母格外孝順,他們夫妻感情不和鬧離婚,就因為父母不同意,趙衛評就堅決不簽字。

“這可是事發前半年的事情,縣局如果不堅決要破案怎麼會關注。”池朝晖欣喜。

可問題是,趙衛評的确是自殺。

而且是精心準備好的自殺。

當天早上,鎮黨委有個關于鄉村整治的會,趙衛評在會上還熱情洋溢地講話并布置任務。

開完會,趙衛評返回縣委,在縣委食堂吃了飯就回到鎮黨委再沒出來,被人發現的時候,他留下了一封遺書自殺。

這不符合常理,一個熱愛生活的人怎麼會突然自殺。

池朝晖猜測他可能知道了鳴陽縣官商勾結的事情才被逼着自殺。

問題是,這也說不通,如果是被逼自殺,趙衛評留下的那封遺書怎麼會被兇手保留在并交給縣紀委?

這裡面疑點重重!

看完這點資料,池朝晖又看縣紀委監委對趙衛評家庭情況的調查報告。

縣委給市委的彙報中,趙衛評是有經濟問題的,但在縣紀委監委的調查報告中,趙衛評十分清白,本來被查出流水有問題、銀行卡存款和趙衛評的實際收入對不上的問題也查清楚了。

是趙衛評自殺當天從外地一個已經注銷的賬戶轉過來的。

縣紀委通過技術監測,發現這個賬戶也很有問題,這是十年前有人用假身份證開戶、期間搶在實名制之前利用漏洞保留下來的。

這就更讓池朝晖覺着奇怪了。

這麼明顯的問題,縣紀委監委為什麼沒有立即向市紀委彙報?

翻開後面的記錄,池朝晖氣得直笑。

哪裡是慕秋歌沒有想跟上級彙報,她是被縣委三個主要領導用縣委的名義壓制着不準向上級彙報。

這下問題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