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月梅為什麼這麼高看池朝晖?
那是胡月梅看透了池朝晖平時工作辦事的風格。
就拿這篇文章來說,池朝晖幾乎封死了别人插手的餘地,讓秀才們還怎麼删減文章運用的領導講話?
然而事實是狡猾的池朝晖也給秀才們,尤其是省委市委玩筆杆子的那些秀才們留夠了充分的插手空間。
既然牽涉到理論指導,池朝晖豈能比得過那些秀才?
比不過這些秀才,以池朝晖謙虛的工作作風,他會不會向這些秀才們請教?
這一請教,秀才們就有了插手的餘地。
可他們還不能繞過池朝晖修改文章,人家作為最後“聯名發表”?
如此,主動權始終掌握在拿着文章原件的池朝晖手裡,别人沒法繞過他幹涉文章的署名權。
這是政治手腕,但這還不是讓胡月梅最高看池朝晖的地方,她最高看池朝晖的地方在于,這小子可不是提前知道他的文章有可能會被内參刊發的啊。
這就很可怕也更見池朝晖的遠見了。
“他哪知道這篇文章會弄出這麼大的風波,想來是平時寫文章就留下了這個餘地,”胡月梅暗忖,“罷了,這是一個優秀的筆杆子,但機巧十足不是個留在辦公室舞文弄墨的筆杆子,讓他在領導崗位上打磨去吧,不用來市政府當秘書了。”
兩天之後,也不知李浩怎麼運作的,省委省政府已經傳遍了的那篇文章當中,鳳池市委市政府、市紀委監委以及鳴陽縣委“逐層指導、精準把控”的作用也寫在了裡面。
從這一刻起,這篇文章就不歸池朝晖掌握了。
這對池朝晖來說是好事,他是最後雖然會加上鳴陽縣委指導的榮譽,但這概念太模糊了。
于是池朝晖跟李浩提出,這篇文章的起源跟慕秋歌有關。
他告訴李浩:“這些本來隻是我日記的一部分,慕秋歌同志看過之後,正好省委辦李副秘書長要這麼一份考察報告,慕秋歌同志就建議我用這些日記素材寫成一篇報告,可以說這篇文章是在慕秋歌同志的建議和指導下出爐的,她應該是主要創作者。”
慕秋歌現在個人威望十分緊缺,有這篇哪怕在市委内參發表的文章,這對慕秋歌也是一個極大的鼓勵。
李浩不滿:“聽說這兩天以來打電話給你的人那麼多,你為什麼不親自提出?”
“如果是我個人提出,慕秋歌同志能友情指導,什麼金全勝的兒子孫子當然也有權‘做過指導’,她一門心思在工作上,搞不好人家替代她當了這個‘唯一指導領導’。”池朝晖答複道。
李浩聽的直點頭,行啊小子,讨好女孩子很有一手啊。
“今天在忙什麼?”李浩語氣溫和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