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武者将經曆易筋、鍛骨、通脈等一系列修煉階段,最終在練體期結束時達到八千斤的力量。而少數天生神力的修煉者,甚至能達到萬斤之力。
這是肉體力量的極限,後天高手不會再刻意追求力量的提升,而是專注于真元的凝練。
進入先天境界後,武者将不再強化肉體,而是專注于真元和靈魂的修煉,這被視為武道的正途。
然而,《天罡玄功》所描述的練體境界,卻讓葉辰震撼得無以複加。
在這套功法的記載中,力道的修煉被推向了極緻:力過千斤,不過是練體的起步;力過萬斤,才算是真正入門;而當力量突破十萬斤時,方才觸及練體小成的門檻。至于練體大成的境界,其力量之強大已難以用數字衡量。
傳說中,當武者開啟八門遁甲、點亮道宮九星之後,便能借用天地之力,展現出腳踩乾坤、拳破蒼穹的無上威能。這樣的力量,早已超越了常人理解的範疇,十萬斤、百萬斤的描述,已無法形容其萬一。
當葉辰初次讀到這些内容時,心中滿是震驚與懷疑。力量相差一倍、兩倍甚至十幾倍,他尚能接受,畢竟神域的曆史傳承悠久,萬萬年的積累足以造就諸多奇迹。
可當差距擴大到千倍、百倍時,他的理智便難以維持。然而,當他回想起那位前輩大能的記憶時,不得不承認這看似荒誕的描述竟是真實的。
在那位大能所在的練體宗門中,力量的強大超乎想象。即使是負責掃地的雜役弟子、丹房看火的藥童,都擁有幾萬斤的力量。
而真正的弟子,其力量更是高達十萬斤以上。如此詳盡的記憶畫面,迫使葉辰接受了一個令人震撼的事實:即便是天武國威震四方的鎮國大元帥秦霄,在那個宗門中,可能連一個掃地的雜役都難以戰勝。
盡管這些力量層級對葉辰而言遙不可及,但他深知,從通脈到淬髓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而從淬髓到開啟八門遁甲、道宮九星,更是難如登天。
即使是那位大能記憶中的練體宗門弟子,也有許多人被永遠阻擋在這道門檻之前。與之相比,天武國的武者從後天跨入先天的難度,簡直不值一提。
葉辰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内心的波瀾。他知道,這些遙遠的境界暫且不必去過多思索。
當務之急,是練好《天罡玄功》的入門功夫,至少達到“練力如絲”的境界。
“練力如絲”,這四個字蘊含着深刻的武道智慧。其精髓在于,修煉者需以剛猛的力量達到如絲般細膩的控制。
例如,一拳擊出,木樁的外表應毫無損傷,而内部的木質結構卻被摧殘得如同棉絮般脆弱。這種對力量精準掌控的要求,無疑是極為苛刻的。
然而,極為不巧的是,那位前輩大能的記憶在這關鍵部分卻模糊不清。葉辰至今仍無法完全掌握“練力如絲”的精髓,隻能憑借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不斷摸索前行。
與此同時,在武都城東南的護衛軍軍主府邸中,一名身着錦衣的少年正站在長廊上,不時四處張望。
大概過了一炷香的功夫,長廊的盡頭出現了一個身穿甲胄的年輕男子。這男子看上去不過二十多歲,身材雖不算壯碩,但他的步伐沉穩有力,每落一步都似踏在鼓點之上,沉穩而堅定。
他的呼吸綿長而深沉,顯然是内力深厚的表現。這男子周身散發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舉手投足間盡顯高手風範。那甲胄在陽光下泛着冷光,更添幾分威嚴。
錦衣少年王于飛看到這年輕人,立刻喜上眉梢,滿臉堆笑地迎了上去。“哥,你可算跟父親說完了,”他語氣中帶着急切,“怎麼樣,這次回來,父親對你這些年在邊疆的戰績很滿意吧?”他的眼神中滿是期待,像是在等待一個讓他振奮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