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2頁)

他就坐在一邊兒,等着周數文醒過來,一等就是兩個小時。

等周數文醒後,他才蹬着三輪車走了。

白天,周數文在山洞裡學習,趙青山則跑到縣裡去,蹬着他的三輪車走街串巷。

他每次走之前,都會給周數文留下足夠的食物和水。

剛開始是他的生意也不太好,現在的老百姓條件都不好,為了一分兩分都會锱铢必較。

所以趙青山有時候走了一整條街,可能連3塊錢都掙不上,但他幹勁十足。

“小夥子,我這牙膏皮你怎麼算?”

有個大媽拿着三個牙膏皮沖趙青山問道。

趙青山笑着說:“兩分錢,你這是鋁制的。”

大媽立刻不高興了,繃着臉說:“咋這麼少呢?”

趙青山無奈道:“牙膏皮不都是這個價錢嗎?你賣誰都是這個價,您這是鋁的還能貴點兒,要是錫的一分錢一個。”

大媽面無表情的收下了6分錢,扭着水桶腰走了。

趙青山不禁有些無語,整個縣裡所有的人收牙膏皮都是這個價。

偏偏這個大媽覺得她年輕就好忽悠,還想多要錢。

他收起牙膏皮,蹬着自行車繼續往前走。

走了沒多遠,就見一個大爺沖他招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