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記,我覺得目前最重要的不僅僅去調查事故責任,還要立刻清查所有住建局的項目。對危樓進行審查,免得再有事故發生。”林昊提醒了一句。
古躍進立馬點頭:“沒錯,你提醒得對,如今我能做的就是避免大樓倒塌。我現在立刻去安排人員疏散,讓人将這些項目裡群衆撤出來,進行檢查。”
然而林昊則是阻止了古躍進打電話,開口說道。
“古書記,不能這麼做。如果用這個理由,那一定會造成民衆恐慌。就算沒有問題的房子,民衆也不敢住了。一旦被有心人利用,将會形成輿論的漩渦。到那個時候,我害怕他們會對沙書記和您不利。本來我們掌握主動權的事情,到最後讓他們占據了優先權。”
此刻古躍進已經憤怒過頭了,但林昊必須保持理智,他雖然心裡有一團火,但他必須壓下去,做出最理智的分析才行。
古躍進撥号碼的手停了下來,他沉默了,的确是這麼一個道理。
他倒是不害怕名聲被人污蔑,隻是一旦造成恐慌,很容易就會謠言四起。
“的确。”古躍進回答。
萬一檢查下去,有人借着這個由頭說天市的樓都不能住,舉家逃離,對于經濟和民生都會造成巨大的影響,引起社會動蕩。
“這方面你是專家,小林,你在住建局工作過,你覺得用什麼理由最合适?”古躍進詢問了起來,他很民主。
領導最大的本事就是能承認别人的優點,并且為自己所用。
“我看過這些項目的布局,其實都是比較相近的。就說這次大樓倒塌,引發了供水管道的線路問題,對這些樓停水停電,派專人過去檢測。同時讓宣傳部和省電視台的同志待命,随時準備辟謠。通知公安局和網信辦,讓他們盯着,一旦有造謠的人,立刻采取措施。最好,再去安撫民衆,有省委的領導坐鎮,再大的謠言也會不攻自破。”
林昊後面的話沒有說完,老百姓的想法很簡單,領導的命比自己值錢多了,領導和咱們在一起,真出事了,也不虧。
要是領導在辦公室裡,拿着喇叭喊破天也沒用,老百姓肯定會腦補領導早就跑路了,這是障眼法。
古躍進詫異的看着林昊,他沒有想到自己這個秘書處理起這些事情來竟然如此的得心應手,條理清晰,頭頭是道。
按照林昊所說的多管齊下,還真能在最大程度上遏制住謠言的發生,也能對樓宇進行檢查,避免意外發生。
“我立刻和沙書記請示,請他下令,林昊,你先代替我去現場巡視,記住,我要一手資料,我不要别人糊弄我的,你明白嗎?”古躍進語氣嚴肅的說道。
“明白!”
林昊知道,這不是古書記懷疑省紀委有内鬼。而是出了這麼大的事情,下面的人一定會想着瞞報的,盡量減少罪過。
有時候,死了八十個,縣裡面瞞報三十個,市裡面瞞報二十個,到了省裡面就剩下三十個了,距離重大事故就差一個人,穩妥起見,和京城報二十八個。
到了最後,瞞報的竟然是上報的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