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庸關是大乾邊關的重要關隘,位于軍都山峽谷盡頭,是太行山脈與燕山山脈的交界。
自古,居庸關便是連接中原與塞外草原的戰略咽喉,是大乾的"天下九塞"之一。
但其實放在十幾年前,居庸關雖然重要卻也沒有如今這般重要。畢竟那個時候的居庸關還有燕雲十六州拱衛,随着陳山河和背嵬軍燼滅燕雲十六州失守,大乾最北方的雄關就隻剩下了居庸關這麼一座。
作為直面北蠻的北方第一關,居庸關對于大乾的戰略意義自然不必多說——這也是為什麼禦馬監得知郭嵩貪墨,令居庸關軍備廢弛,兵員缺饷嚴重後如此震怒的原因。
現在站在這座雄關之前,看着前來迎接自己的守關将士,李爍眯起了眼睛。
居庸關軍備廢弛兵員嚴重不足的事情他是知道的,但是入眼的這幾百名軍士,卻讓他對居庸關的軍備情況大感離譜。
現在已經入了六月,即便是在北方,也到了熱季。
然而,出城迎接的這幾百名守城軍士,大部分竟然還穿着破破爛爛,明顯是穿了一冬天的棉袍。
看得出來,這些出城迎接的軍士已經盡量的讓自己看起來訓練有素,裝備齊整——其中大部分的軍士都着了甲。
經常在邊關和北蠻打仗的朋友都知道,在冷兵器時代的戰争中,有甲和無甲對戰鬥力的影響絕對不是一星半點。
就這麼說吧,一百名着甲的士兵如果被五百名未着甲的士兵在戰場上包圍,這一百名甲士要逃出包圍圈可能有點為難,但是把這五百名無甲的兵士團滅了再跑路,可能性不是說沒有而極大!
當然,這種對比是建立在雙方都沒有武功高手的基礎上的。
所以衡量一支冷兵器時代軍隊戰鬥力高不高的普世标準,就是看着甲率。
事實上,作為農耕帝國,大乾在對北蠻幾百年的戰争中保持不敗,甚至一隻能夠穩壓北蠻遊騎一頭的根本原因就是在于大乾的鐵器甲胄優勢。
之前陳妙真她哥哥,也就是大乾最近的一代軍神陳山河所率領的背嵬軍,就是一支輕甲騎兵部隊。
和北蠻一樣的行如風侵略如火,但和北蠻不一樣的,是背嵬軍所有戰鬥兵士人均着甲,就連戰馬的關鍵部位如馬頭馬腹都有輕甲武裝。
和你一樣快,但比你硬的多,這就是背嵬軍能以三千人之數打的北蠻十幾年不敢南下的原因。
但是反觀跪拜在居庸關城下的守城兵士,李爍實在是有點不忍心下眼。
這他媽披挂的那裡是甲啊?
有甲胄崩了連線,一整個挂在腰間的、有上身甲已經完全丢失,隻穿了下裙甲的,甚至還有整個甲胄的鐵片都已經鏽蝕殆盡,挂在身上如風鈴般飄搖作響的
看似着甲,但實際着了個寂寞。
就在李爍用審視的目光看着眼前這群居庸關守軍的時候,突然城門之中閃出一人一騎。
沿着吊橋,那一人一騎迅速的跑到了李爍的前面,然後一陣爽朗的笑聲便鑽進了李爍的耳朵。
“哈哈哈哈,十幾日前霍某便收到了兵部的傳信,說是李大人已經啟程前來居庸關就任。這兩天霍某便讓下面的兵士準備迎接,還好沒有怠慢了大人!”
對着李爍抱了抱拳,那人已經調撥馬頭,來到了李爍的面前。
和那些要飯花子一樣的兵士不同,這來人和他身後幾個親兵身上的甲胄倒是光鮮明亮。
尤其是和李爍說話的這人,身上一副明光铠擦的锃亮,甲胄穿插的紅色絲線流光溢彩,将人襯托得英武非常。
見到來人這幅派頭,李爍就已經意識到這是居庸關的守将。
隻是來人剛才隻是報了姓氏,并未說明具體職務身份,李爍隻能拱了拱手,招呼道;
“霍将軍,本督新來乍到,辛苦兄弟們出城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