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第1頁)

“就是就是,今天大家夥都能喝上肉湯了。”

幾個衙差的聲音将百姓都吸引了出來,看到這麼多的野物,所有人都興高采烈的。他們躲在這兒都快兩個月了,剛開始的時候他們還有糧食,後來糧食吃完了就隻能吃點野菜葉果,隻是大旱災年,野菜都是挖一棵少一棵,今天能嘗個肉味已經是天大的好事了。

百姓們分工明确,由老人婦女收拾野物,其他人則将收拾好的野物拿去後山。

看到這一幕,沈随音不禁有些奇怪,正巧孟懷之從帳篷裡走出來,見着沈随音一臉奇怪便開口解釋了一句:“我們這兒是不準生活做飯的,怕炊煙引來匪寇。在後山那邊有幾個很大的山洞,我們都是在山洞裡做飯然而再将做好的飯菜端過來分的。”

“原來如此。”沈随音點了點頭,對孟懷之的細心很是贊賞:“孟大人真的是心細如塵。”

“如果不細心點就會引來滅頂之災,我死了沒關系,但是不能再有百姓受苦了。”孟懷之看着眼前一個個臉上帶笑的百姓,語氣感慨。

“我來的路上聽逃難的災民說了一些江東城的事情,江東城怎麼會變成現在這樣呢?”

孟懷之長吐了一口氣,緩緩開口:“江東城的旱災一開始還沒那麼嚴重的,趙大人親自帶領衙差、引着百姓去挖渠引水想法子自救。可是,汾源城在江東城的上遊,他們那邊也出現了旱災,他們擔心旱災加重就截斷了水流。

沒了水,江東城的災情就開始嚴重了。趙大人在知曉汾源城截斷水流之後怒不可遏,當即就找了過去,可是汾源城知府吳書閉門不見,任憑趙大人如何勸導訓斥威脅都沒用,趙大人隻能悻悻而歸。

趙大人回到江東城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寫了折子送去朝廷求救援,并且嚴令禁止城中糧商加價。趙大人一向愛民如子,城中百姓也都信服他,所以在面對天災的時候,所有人都同心協力并不懼怕。

可是誰都沒有想到,在這個節骨眼上,江東城外出現了匪寇。這些匪寇燒殺搶奪無惡不作,趙大人知曉後就立刻派兵圍剿,但是每次交手都以失敗而告終。與此同時,這些匪寇的隊伍越來越壯大,到最後竟然有了實力和城中守城士兵對抗。

那時候,城中分成了兩派,以江韋為首的一行人覺得可以和匪寇和談,換取平安,但是我不同意江韋的提議。那些匪寇心狠手辣,和他們和談無異是與虎謀皮,一旦城門大開讓匪寇進城,那江東城就徹底完了。

我和江韋各執己見,誰也不肯讓步。沒想到,江韋被匪寇收買,他尋了個由頭,誣陷我偷盜錢财糧食妄圖逃跑,将我抓了起來關進了大牢。我在大牢被關了三天,最後是被衙差老錢他們給救出來的。

出來之後我才知道,江韋已經殺了趙大人,掌管了整座江東城。老錢等人不願意和江韋同流合污,就去牢中把我救了出來。我想将江韋的惡行告知朝廷,便讓老錢等人在城中各處放火制造内亂,趁着江韋給匪寇開城門的時候逃了出去。

我出逃的時候,有百姓跟着我一塊兒逃了出來,我不能抛下他們見死不救,就帶着他們躲進了山裡。這個地方,還是當初趙大人帶着我來的,江東城附近的每一座山、每一片林子、每一條路,趙大人都清清楚楚。

他說,隻有清楚管轄地的所有情況,才能更好的知道百姓到底缺什麼,也隻有這樣他才能知道自己可以為百姓做什麼。趙大人一心為民,卻落得一個慘死的結局,老天實在是不公平。”

說到最後,孟懷之已經滿眼悲傷。

趙進清廉正直、愛民如子,為什麼這樣的好人卻得不到一個善終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