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第1頁)

第二天一早,蘇月棠走進郵局,将自己一夜未睡寫的舉報信寄了出去。

她要舉報趙振國利用職務之便将小兒子趙衛東滞留陽城,違反規定,拖延下鄉。

趙衛東雖然是原主的高中同學,但因為不喜歡學習隻念了一年就辍學了。

沒有高中學曆,又通不過招工考試,趙振國便托人給兒子在鋼鐵廠找了個臨時工的工作。

但按照規定,多子女家庭至少要派遣一名子女下鄉。

趙家一共有三個孩子,趙衛東上面還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姐姐。

如今他的大哥在鋼鐵廠是正式工人,二姐已經嫁人也有正式工作,隻有他是托關系的臨時工。

往常趙振國憑借着多年來經營的人際關系,知青辦的人也不會追根究底。

但現在趙家和徐家撕破了臉,鋼鐵廠的人不會再包庇,再加上蘇月棠的舉報信。

這鄉,趙衛東下定了!

而且他作為思想有問題,逃避下鄉的代表,必然不會被分到什麼富裕的地方。

他這樣心術不正的人,就應該在最艱苦的地方好好改造!

寄完信,蘇月棠下一站去了銀行。

這一次,她是拿着自己的戶口本來的。

她昨晚找到了兩張存折,都是自己的名字。

一張上面有足足五萬元,是十年前一筆存入的。

還有一張裡有一萬元,這十年來每逢蘇月棠的生日都存入了一千元。

五萬元那張,蘇月棠沒打算動。

一來是她下鄉用不到那麼多錢,二來是如果全都取出來,這筆巨款必然會驚動銀行的高層,也很有可能驚動那些觊觎蘇家家産的人。

到時候,她想要離開恐怕就沒這麼容易了。

考慮再三,蘇月棠還是決定從第二張存折中取出一千元。

這個數額不算太大,高級工人家庭也能攢夠,所以她取也不會特别顯眼。

而且現在的物價水平很低,再加上之前的那些現金,哪怕是找到了父親,也足夠兩人在鄉下的開銷了。

果然,蘇月棠取錢時,銀行的工作人員有些驚訝地看了她幾眼,但也沒說什麼,确認過信息就将錢拿給了她。

蘇月棠将錢收好,出了銀行就直奔陽城最大的供銷社。

最重要的自然是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