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第2頁)

但忙活了一年,每家每戶隻分了八十塊錢,還得捱一整年過活,像劉大娘那樣兒子兒媳全都不在,又要養活三個孩子,無異于雪上加霜。

可面對白給的錢,喬輝卻始終推托不要,說他打算重新培育其他生長周期短的海産,讓她可以入股養殖場,就算是幫了全村人的大忙。

淩歡妩便答應下來,這些日子一大早幹完農活後,便跟着喬輝去海島其他村落考察,決定下一批養殖的幼苗。

考察一番下來,喬輝打算養殖生長周期最短的基圍蝦。

原本淩歡妩心底也是贊成這個決定的。

但這幾日她翻找到一本明代祖先留下的古籍,居然發現淩家有一位祖先曾在南方沿海當官,記錄下當時有一漁民采捕花蛤苗養殖。

淩歡妩記起上一世在港城經常在海鮮樓宴請生意夥伴。

而“花甲”作為價格最為低廉的海産雖然上不了台面,但卻成了平頭老百姓最愛吃的海産。

隻因其價格低廉,味道鮮美,買一斤蝦都能買好幾斤花蛤。

昨天淩歡妩就在思索即便養成基圍蝦,銷路也很成問題。

在這人人吃不上飯的年代,即便城裡人也吃不起蝦。

想了一宿,今天她決定同喬輝商量下試養花蛤的可能性。

養殖場辦公室裡。

淩歡妩把那本祖先留下的《海産科技志》翻給喬輝看。

上面詳細記錄了某位漁民培育花蛤成功的過程。

這種養殖方法還不用買幼苗,全程自己培育。

喬輝如獲至寶,看了好一會兒,擡眸看向淩歡妩時眼裡閃着激動的光,“原來這花蛤也可以培育的啊,照書上培育方法,那我們培育的人工花費就大大減少了。”

說着他皺了皺眉,“可培育花蛤對海水溫度要求很高,況且這養殖時間最少都要一年,如果失敗,你投進去的錢血本無歸該怎麼辦?”

淩歡妩卻邊啃着光餅邊對他笑,“我相信我們可以的,我們要對祖輩們留下的知識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