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觸或重或輕,線條淩亂又空洞。
是臨近别墅大廳壁挂的那幅。
是她第一次進别墅時,就看了很久的那幅。
考核範圍廣泛,但未脫離設計的核心。
這一題,考核的是鑒賞力。
陳幸是第一個闡述者,她開始前,考核官補充一句。
“這幅作品,曾在十幾年前被多人用數百萬的價格争搶。”
陳幸眯着眼睛,把這幅畫又仔細看了看。
但這幾根線條,在她看來實在毫無美感可言。
可她說起來,卻是頭頭是道。
“大面積的留白和漆黑的線條相撞,産生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每一個線條的弧度都經過準确的計算,筆觸流暢,整體呈現堪稱完美,作畫者的功力展露無疑”
前三人一一陳述完畢,回答都大差不差,猶如複制粘貼。
但許盡然清楚,這無關抄襲。
考核官的話在前,“數百萬”、“争相搶買”幾個詞,就已經決定了被考者陳述的大緻方向——
往高處捧,準不會出錯。
輪到許盡然,她卻轉身看着電子屏上的畫,頭一歪,反其道而行。
“我看不出這幾根線條的弧度完美在哪裡,與其說經過精細的計算,我更傾向于是作畫人随意揮就。”
陳幸覺得她話裡是在點自己,插嘴嗆聲,“你鑒賞不出來就承認好了,說什麼大師是随手畫的!”
許盡然不緊不慢。
“決定一幅作品的市場價格的因素有很多,盲目吹噓技術,我是不是可以認為你對市場了解得不夠深刻?”
她保狗頭地立刻補充了句,“當然,我不是質疑作畫人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