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是”孩子想了想猶猶豫豫道明真正不高興的原因,“我練了有一會卻沒有感覺到那股氣的存在,以前不是這樣的!”
“怎麼回事!”兩個大人一聽心覺不妙,正視孩子急切的詢問,“有沒有哪裡不舒服?”生怕孩子胡亂妄為,本身修煉的事要有專人在旁,一旦發生意外自可解救于危難之間,沒想到孩子自顧修煉,萬一出了小說上寫的走火入魔的茬子可怎麼好!
“沒有哪裡不舒服。”孩子搖了搖頭,要說奇怪的地方隻有一處,那就是早晨起來感覺好似丢了一樣重要的東西,可是又想不起來丢了什麼,那個東西印象中好似不普通。
這點心裡上的湧動孩子認為說出來大人們不一定會懂,再說僅憑自身貧瘠的詞彙量,一時半會表達不出真實的意向,萬一被大人曲解,那不就又将急得人仰馬翻。
孩子不想讓大人們操心,于是自覺不算什麼大事便瞞了下來,孩子對修煉途中産生的變故到是格外慎重,這關系到日後力量的高低。
兩大人一聽孩子如是說,你看我我看你整顆心跟着團在了一起,孩子說沒事不等于真正可以高枕無憂,萬一呢孩子一時說不清楚,兩人又跟着急上火,當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一連問了好幾回,孩子都說沒有任何異樣感,擔心問急了便隻好先收住話頭,讓孩子回房間去休息,耳提面命叮囑千萬不能再将大人的話當耳旁風,偷偷的練習通靈術,那樣做十分的危險。
言及利害關系,孩子隻得心不甘情不願的點頭答應會乖乖照做,這回真就将大人的話放在心上,隻是不願意讓兩位長輩挂懷憂慮,再不敢偷摸着做陽奉陰違的事。
孩子回到房間兩個大人互看一眼同時歎氣,小的本來就沒弄明白怎麼回事,大的又處在治病期,木家那頭一連來了兩回人都沒能給個确切的準話,老爺子心裡百般不是滋味。
一連歎息好幾回老爺子方問:“你認為木家第三交接登門成功的機率有多大?”常言道事不過三,如果這一次再不行真不知道該怎麼辦是好!
“我不清楚心裡同樣沒有底。”即便是木老爺子親自前來,廖宇航對此并不抱有太大的期望,要知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想的太多總會樂極生悲。
“你呢,現在感覺如何?”問過小的回過頭又擔心起大的,兩個都是老爺子的心頭肉,缺了哪一個無異于要他的老命。
“沒什麼特别的感覺。”廖宇航可不是有心存了故意說幾句違心話安慰老爺子的意圖,“真有事我不會瞞着您。”自已一個人哪能杠得起,其他事尚且不提,事關生命安危豈容兒戲。
“你心裡有數即可,别一個人胡思亂想。”老爺子回過頭寬慰愁眉不展的孫子,“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
“我明白。”能說的話也就這些,廖宇航的心情非常複雜多變,本身覺得明天也不一定有好結果,隐約察覺到這一點沒敢跟老爺子提,攪得心緒不甯這一晚上必定輾轉反側夜不能寐,人老了經不起接二連三的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