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1頁)

馮盛才分外理解宋志明的做法,當朝舉子雖然被允許做些私人營生,但火鍋之火爆,必然會引起更多人的眼紅。

一個小小舉子,還是被趕出了家門的高官之子,還是避着些鋒芒為好。

轉眼間就過了正月。

班樓的生意日漸穩定,宋志明這半月裡都安心在西城小院溫書。

清晨的薄霧籠罩住了整個京城,點點涼氣浸透人的皮膚。

宋志明書房的燈火早就亮起。

不大的書房裡最顯然的莫過于一方書案,上面堆滿了四五五經和名家策論,以及自己花了好大的功夫搜羅來的近年科舉真題。

宋志明伏案掀開書冊,拿出自己反複修改的文章字句,與名家之言一點點作對比,這正是他一貫溫書的做派。

茶叔端着一碗溫熱的蓮子百合粥,敲響書房的木門:“公子,這是老奴剛熬好的粥,趁熱喝了吧。”

宋志明揉了揉酸脹的眉心,笑了笑:“無事,春闱在即,多看一點是一點,況且我總覺得還有許多不足。”

“您把粥放這吧,晾涼些我再喝。”

這時,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響起。

茶叔把蓮子粥放下,道:“公子您坐這莫動,老奴去開門。”

不多時,一道慌慌張張的的聲音在書房外響起,來人正是急色匆匆的董成。

自上次文會之後,以董成為首的幾個學子就經常來小院找宋志明探讨文章。

宋志明在經史子集上多有欠缺,幾人又是自小從私塾中考至舉人的,對于大周朝的經史論著多有一番見解,宋志明從他們那得了好幾本在書肆難以買到的策論文章。

“宋兄,不好了!”

董成推開書房的木門,沒來得及寒暄就直奔主題。

“小道消息說今年的主考官換人了,正是禮部的孫大人和李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