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第1頁)

這下真的單剩了宋玉一人和馮盛才叫闆。

他本還想親自找宋志明對峙,瞧瞧宋志明究竟給班樓的老闆下了什麼迷魂湯,一個轉身,卻發現宋志明早就沒了身影!

馮盛才也叫來幾個小二,吩咐幾人道:“将宋公子請出去,以後見到一次,就請走一次,明白嗎?”

幾個小二機靈得很,齊聲應‘是’,馬上将宋玉趕出了班樓。

這邊,宋志明已經在回往城西小院的路上。

他和茶叔住的小院在柳巷,柳巷住着的百姓多為手裡有些存銀的西城老住戶,因而這一片也有許多米行糧行雜貨鋪,平日裡生意還算不錯。

路過一家米行,裡面傳來了熟悉的聲音。

“怎得這米一次比一次貴,下次來買是不是都要三兩一石了?”

說話這人正是茶叔,今早阿衡告訴茶叔地窖裡的米不足了,茶叔吃過早飯,又去了老曹的臘肉攤閑談幾句便過來買米。

自搬來西城之後,這家米行他經常光顧,萬萬沒想到今日倒是做起黑心生意了。

茶叔的聲音高昂,聽着十分氣憤,宋志明怕茶叔一人應付不來,随即也進了米行。

剛擡腳進門就見到了一個元胖的男人,身上穿着錦緞褐衫,瞧着像是米行的老闆。

老闆正對茶叔這個老主顧好聲好氣解釋緣由:“老哥有所不知啊,并非我有意要宰老哥。”

說罷,元胖的老闆歎了口氣:“衆所周知,咱們大周朝開國後,自太祖皇帝開鑿了大運河,江漢平原就成了最大的産糧區,那句廣為流傳的‘湖廣足,天下熟’的諺語就是這麼來的。”

茶叔擺手:“你别這麼糊弄我,這誰不知道咱們大周朝就是因為有了湖廣的稻谷,衆多貧苦百姓才吃得上飽飯,可是尋常的米價大都在五錢每石,至多不會超過一兩。”

“你這倒好,上次我來買米就已漲到了一兩半錢,這次倒好,直接給我添了一倍啊!”

茶叔越想越氣,心道莫不是獨看柳巷裡就屬他家出了個會元公子,特地來坑他們的吧。

“你信不信我站在你家米行門口前一吆喝,看誰還敢來買你家的黑心米!”

說罷,茶說雙手叉腰,就真要去門口吆喝,不巧剛擡起腳走了兩步,就和宋志明撞了個滿懷。

宋志明朝茶叔和胖老闆笑了笑,先出聲消下茶叔的怒氣:“您先别急,聽老闆将事情道明,咱們再行決斷也不遲。”

他和茶叔關注的重點不同,單是老闆宰他一家倒還好說,以後換别家買米就是。

可是自從進門起,宋志明就注意到米行人亭寂寥沒幾個客人,應該忙碌的夥計也在櫃台前發呆,偌大的米行就隻剩下老闆和一個夥計。

這隻能證明米行的生意不景氣,米價上漲不是一兩天了,窮苦百姓或許家中存糧早就不夠,礙于米價略高持觀望态度。

宋志明作為此次春闱的榜首,又有聖上身邊的禧福公公親自來柳巷傳旨,胖老闆自然是認識這位城西的名人的。

米行老闆朝宋志明讨好般笑了笑,道:“宋會元所言不錯,前些時日我家常年在湖廣收糧的夥計來信告知我,湖廣今年鬧起了蝗災,收成不容樂觀啊。”

“我這米行如今出售的大米也都是往年的陳米,今年湖廣的米能不能運往京城還再兩說,真不是我專匡你們,别家米行都是這般行情。”

“有好些沒得良心的,早就漲到三兩一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