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第1頁)

慶安帝點頭,看了眼天色,他對下首的一衆學子道:“今日天色不早了,還有策論未曾一較高下,我甚是遺憾啊。”

禧福公公适時開口,規勸道:“聖上不若将策論的題目公開,諸位學子過後也好各自切磋較量,拟個合适的日子,由文祭酒挑選出前三甲,屆時再将三甲的文章呈給聖上觀摩如何?”

慶安帝滿意點頭:“如此甚好。”

“禧福,将我的策論題目念出來給諸位聽聽。”

禧福公公聞言,從袖中拿出早就準備好的試題卷軸攤開,掃了眼下面站着的衆人,“本次文會的策論主題”他尖細的聲音拖得很長,傳到每個人的耳中,“湖廣蝗災治理方略。”

話落,驚訝的聲音在下面的學子們中間蕩開。

學子們各個交頭接耳,皇子們也挺直了脊背,心中各有思量。

就連六公主雲沐都驚訝地下意識捂住了嘴。

錢幼斌朝身邊的李乘風輕聲說道:”這,聖上這不是半月前剛派了宋禦史前去湖廣查探災情?”

李乘風皺眉道:“或許聖上是想考察我等的應急能力。”

前排學子們的低語落在慶安帝的耳中,他端坐在龍椅上,慢條斯理地轉動着拇指上的翠玉扳指,将目光掃過一衆神色各異的學子臉上。

“怎麼,對朕定下的策論不滿意?”

一陣陣死寂中,唯有左相蘇泰清的小兒子蘇應淮向前一步恭敬回話:“回聖上,我等自然願意為蝗災獻出計策。”

“隻是我等還相信,蘇禦史一定可以撲滅蝗災,穩定民心,不過我等還是會竭盡全力,為這次的文會策論交出最滿意的文章答卷。”

蘇應淮自是不知道宋忠賢還存了讓宋玉進國子監的心思,他隻是看在姐姐蘇燕宜的面子上才為宋忠賢美言了兩句。

若是蘇泰清在場,定然是要說一句‘我兒天真’,蘇燕宜雖然是蘇應淮的親姐,但輕易給然作保可是大忌,更何況對面的人還是慶安帝。

慶安帝聞言,搖頭失笑,左相這個小兒子還是太嫩了點。

不住點頭:“正是如此,不論宋忠賢如何在湖廣辦差,你們這邊的策論定要按時上交,朕等着你等的妙計。”

下首站着的學子齊聲應是,唯有宋志明神色幽暗。

看來他的準備,總算沒有白費。

慶安帝布置下策論的,起身離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