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第1頁)

夜半,縣丞方遠終于回到衙門。

不出宋志明所料,附近諸多村落田間都出現了鹽米的痕迹,但好在發現得早,還未招來大片蝗蟲。

不過這些田地還是需要以水淋之,三浸三耙,再翻土改種其他作物,不論如何,今年這茬稻子的收成是徹底作廢了。

第二日破曉,石友朋帶着幾名錦衣衛去别縣傳話歸來。

“禀大人,據幾位縣令和周邊百姓所說,确實有一個稱是‘逍遙散人’的老道蠱惑百姓送蝗神,也有不少村民遭到蠱惑。”

說着,石友朋喘了口氣,繼續道:“不過那些田地要麼是剛撒下鹽米,要麼是百姓還未行動就已被官兵制止。”

宋志明颔首,心下松了口氣。

石友朋拱手:“多虧大人反應迅速,隻需我帶着錦衣衛過去震懾一番,那些被蠱惑的百姓大都繳械投降,将還未作祟的鹽米上交到衙門去了。”

宋志明抿唇斂眸,并無接下石友朋的恭維,他還是大意了,若是早有準備,在夜間也派人盯着田地,怎會輪到一個老道給自己下絆子。

下一刻,宋志明眸中冷光漸起:“可有那逍遙散人的蹤迹?”

石友朋搖頭,心下也十分疑惑,“并無,他自稱雲遊道人,乃見不得人間疾苦才告知百姓巫術之法。”說着,他眉頭皺起,“可這人就好像鬼魅般,幾天内跑遍半個湖廣不說,竟還來無影去無蹤。”

宋志明眼眸幽深,嗤笑一聲:“世上本無鬼魅作祟”

把玩着手中的茶盞,宋志明喃喃道:“恐是有人從中作梗。”

石友朋颔首,他也覺得這老道行事不對勁,定是受了有心人指使。

這般想着,石友朋看向桌案前的少年,若他猜測沒錯,許是有人要宋志明差事出錯以謀私利。

不過錦衣衛此行本就不是為了解決蝗災欽差的私人恩怨,他隻關心宋志明等人的安全,不過問其他。

石友朋暗自道,即便自己認為這小子值得一交,縱是憑着他的本事也能将未來的朝堂攪得風起雲湧,可一旦回京,他與對方将再無瓜葛。

畢竟,自己終歸是慶安帝的人,錦衣衛聽皇命行事,若是有所偏頗,那下一個項上人頭落地的,将會是他和他那些弟兄。

石友朋嘴角上揚,拱手抱拳:“那下官就先告辭。”

宋志明颔首。

夜色漸深,他擡頭看向窗外的明月,方才石友朋的神情被他看在眼中。

他深知回京之後二人将繼續形同陌路,宋志明揚頭輕笑,這些就夠了,他總有法子籠絡更多人過來。

屆時不僅要讓宋忠賢等人血債血償,他也要在大周朝幹出一番事業來

京城,宋府。

宋忠賢手中拿着茶盅,眼神輕輕掃過下首穿着道袍的男人,似笑非笑道:“湖廣的事,你辦得不錯。”

這道士正是攪得整個新月縣不安生的‘逍遙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