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1頁)

一對年近七旬的老人在一個咖啡館裡面對面的坐着。男的說:我差一點沒認出你,變化真大。女的說:是的,變化真大,但我覺得你沒怎麼變,一眼就認出來了呢男的又說:有30多年了吧?女的說:整整40年,我記着呢,我們40年沒有見過面那一年

停了片刻。那女人看着男人緩緩的說:怎麼現在才來找我?我,我等了你這麼多年

20世紀中葉。平靜而穩定的社會正在有條不紊地踏着他的腳步運行,在這風平浪靜的表層裡暗中湧動着一股激流。這股激流以超出人們難以想象的能量,蓄勢待發。它的爆發不亞于一顆能量巨大的原子彈,所蘊含的當量讓全世界大吃一驚。

1965年夏,炎熱的季節,靜靜的夜晚。一輪明月灑下的銀光映照在這座寂靜的大院裡。

這是一座怎樣的大院?我們有必要全面了解一下。

那年,這座城市裡有好多老式建築。在這條胡同裡,就有好幾座老式的院落,其中有一座院子是這樣的。在南北走向的胡同深處,這座院落的大門向西開着。院落地勢很高,院落的大門口外有幾層石闆的台階。具體是幾層?七八層吧,沒有太多的人注意。拾級而上,門洞的進深将近有五六米。大門的兩旁各立着鼓狀的石墩。顯然,最早住在這座大院的主人是一員武将。走過門洞10米左右,迎面是一個大影壁,影壁上面雕刻着一個大大的福字。挨着影壁的左面是一個寬大的門廊,穿過這個門廊便進入大院。

那時候這座大院保存的還算是基本完好。門楣門柱門檻基本都在。所說的門楣就是正門上方門框上的橫梁。一般都是粗重實木制就。按古代建制,隻有朝廷官吏所居,官邸官府才能在正門之上标示門楣。一般的平民百姓是不準有門楣的,哪怕你是大戶人家富甲一方沒有官面上的身份也一樣不能在宅門上标示門楣。再加上門前台階的級數約有七八級。相傳這座院子裡住過總督或者是其他的大官,可見早年其顯赫的程度。

這是一座省會城市。現在在這個院子裡居住的是省公安廳和省檢察院的幹部。這些幹部裡,本市的人少,大多都是其他省市随軍轉業到地方上的外地人。院子裡居住的人口音比較雜,真可謂南腔北調。

走過門廊,映入眼前的就是一個大院。一個大大的四合院。在這個大大的四合院裡,竟然人為的分成了前院和後院。大院中間夾了一段高高的隔牆,隔牆中間有一個月亮門。這面牆把這座大院分成了前院和後院。對面牆應當是後人建的。什麼原因?筆者不得而知。總之這面牆的出現給這座大院增添了一些神秘感。穿過月亮門進入後院。所以前院沒有北房,後院沒有南房。前院隔牆的東北角和西北角處,各栽着一棵大槐樹。樹幹疤痕累累,樹身枝繁葉茂,樹齡至少在50年以上。大樹粗壯的要兩個小孩子才能抱得過來。不知什麼緣故,這樣的一座院落裡竟然種了槐樹,讓人感覺有些奇葩。然而更奇葩的還在後面

前院的一排南房屋後面房牆與院牆之間的空地上種着一排桑樹。整排房屋後面長長的空地上大約種了有10來棵桑樹。每年到春蠶破卵出殼的時候,孩子們便跑到屋後的樹下,爬到樹上摘采嫩嫩的桑芽喂他們的蠶寶寶。隻聽老人們說過這些桑樹影響這個院子的風水。至于影響怎樣的風水,沒人細打聽,因為這屬于封建迷信,是被禁止傳播的。更何況它是種在院子房屋的後面。桑葚熟了,有大量的桑葚供人們品嘗。這些桑樹就默默的與人們相伴成長。

穿過前院的月亮門,來到後院。映入眼前的是一座假山。假山是用山石和土堆砌成的。圍繞假山是用磚砌成的一米高的圍牆。這座假山面積還不小,差不多占了大半個院子的中央。山上種了一些松柏萬年青之類的矮樹。在這些數中竟然有兩棵棗樹。一顆是坡棗,另一顆是靈棗。靈棗成熟比較早,不到收獲的季節還沒有長紅就給孩子們用竹杆打下,或者爬到樹上摘了吃。因為這些棗樹也說不上是誰家的。在院中央隔着誰家的門也不是太遠,又不是太近,無法判斷歸哪一家所有。那個坡棗的命運好一點。一般來說長得成熟了,院子裡的大人們開會商量打下的棗子全院分。當然這就沒有前院的份兒了。

每到夏日,人們在院裡的大樹下歇涼。孩子們在假山上玩耍。到夜晚知了聲以及昆蟲的聲音響徹一片。在寂靜的夜裡唱着和聲。人們拿着涼席鋪在院裡的地上,望着星空,聽着昆蟲們的交響曲。有的大人還給孩子們講一些故事,那都是對生活的憧憬,對未來的一些向往。前院住着一對年輕的教師夫婦,閑暇時也會湊到後院來與後院的人聊天。女教師會給孩子們講一些童話故事,常常把孩子們講入夢鄉

這座大院前後兩個院子加起來一共住着十幾戶人家,七八十口人,簡直就是一個小社會。院裡的屋子全是清一色的大瓦房。房屋高大寬敞,屋内冬暖夏涼。

房屋房建的是徽式建築。徽式建築的特點包括馬頭牆,圍合式院落,朱紅色的大門,镂空的花窗,石雕,木雕,磚雕,陂屋頂飛檐和四合院。盡管在這個院子裡這些特點都具備,朱紅色的大門因年代久遠已變成紫黑色。房屋镂空的花窗基本上保存的還算完好,隻不過是由花窗上的紙換成了現在的玻璃,使屋裡顯得更加明亮。青磚黛瓦依舊在。殘缺的飛檐以及斑駁的牆壁,給人的感覺總是少了對這座大院的呵護。不過此時的大院還是幸運的。但這種幸運沒能堅持太久。

我們說過好似一座大院被人為地分成了前院和後院。并非一開始就是設計這座大院的人這樣設計的。因為按照建築格律,這種建築是有悖風水的。追究起來這座建築應當是在清末民初所建,那是的整個國家都是亂糟糟的,大院的建築或多或少可能也是受到環境的影響。新中國成立,也許是為了居住上的方便,才在大院的中央砌了一道牆,隔成了裡院和外院。還有現在住在這個大院裡的人大都是當年随軍南下,基本上沒有什麼文化的軍人。他們留在地方後,大多都進了公檢法系統。再就是那時的共和國需要這些新生的力量,他們帶了一身正氣雄赳赳氣昂昂的沖進了這座大院,成了這座大院的主人。對于什麼所謂的風水之類的講究,基本上是聞所未聞。

我們有必要認識一下住在這個院裡的各色人物。這座分為裡院和外院的大院,要先從裡院說起。因為這裡住的大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有些地位的。

從外院穿過月亮門向左拐,是一排西方共5間。三間正房兩間偏房。偏房的西南角是一間廁所。裡院共有兩間廁所,這邊這間是女廁。五間西房裡住的是省檢察院的一位檢察長和他的家人。檢察長姓張,名子東。年近六旬的他身材較高,身闆筆直,頭發花白,目光炯炯,性格極其溫和,說話幽默,喜歡開玩笑。他和他的妻子共生了6個女兒。分别取名為大鳳二鳳三鳳四鳳五鳳。最後一個女兒叫領弟,因為他盼着有個兒子。并且經常拿6個女兒來說事兒:我就這個命,盼什麼不來什麼。老天爺就是這麼安排的絕戶命。說完他開心的哈哈大笑起來。

檢察長張子東的女兒一個比一個漂亮。這裡我們着重介紹的是大鳳和二鳳。大鳳20歲,二鳳17歲。倆女兒長得身材高挑,身材勻稱,皮膚白皙,膚如凝脂,如同含苞待放的鮮花,嬌豔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