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2頁)

二鳳笑了:“知道在紅安縣就行,咱們去了打聽啊。”

“咱們問誰呀?”

二鳳畢竟比秦國頌大兩歲,思路也比秦國頌開闊的多:“咱們去民政部門問你父親的名字,你父親參加過紅軍長征,一定有知道他的人。”

秦國頌看着比自己年長兩歲的二鳳,心裡的敬佩之感油然而起。他點點頭問道:“你決定了嗎?”

二鳳點了點頭。

“好吧,我跟你一起去,不過要在我把這隻鳥籠子做好了以後賣掉,賣了錢咱們再去,咱們沒路費呀。”

二鳳笑了笑說:“我現在有幾塊錢。平時攢的。肯定不夠,我可以找我姐借一點。”

秦國頌說:“先别給你姐說,等過兩天我做完了鳥籠子,咱們看情況再定好嗎?”

二鳳笑了,笑的燦爛:“好的,等着你!拉勾為定!”

她把小手指伸向秦國頌,秦國頌緩緩地伸出自己的小手指。秦國頌長這麼大,第一次和女孩子的手指相扣,臉紅的像個蘋果

接下來便是秦國頌夜以繼日的三天的制作過程。

第一天他把那些竹片用小鋸子鋸成大小不一長短各異的竹條,用刨子把他們刨成精緻條狀做骨架。計算出各種長短不一的分門别類的歸納起來。把那個破竹簾子拆成一根一根的竹條。他找了一塊三四毫米厚的鋼闆,在這塊鉛筆盒大小的鋼闆上面鑽了大小不同的幾個圓錐形的洞。然後把那些竹條一次一次的穿過這些洞,拉制成符合尺寸符合使用的細竹條,最後用砂紙把這些竹條和竹片打磨光滑。用鋸子裁成各種長度的小竹條。他還親手制作了一個鑽,手動的如同鋸弓子一樣的那種古老的鑽。用這個鑽在那些竹片上打眼。共做了大小不同的竹片和竹條幾百根。他真的要做一個如同他所說的人們沒有見過的鳥籠子。

第二天熬好膠,開始拼裝。這一個大的鳥籠子裡有好幾個隔斷,并且這個鳥籠子是上下三層,最上一層有一個翻轉機構,外面的鳥落到這個籠子後,落到這個機構上掉在下面,這個機構的蓋子就會自動關上。落到最下面一層的鳥飛不出去。并且下面一層設置了好幾個空間,可以放不同的鳥。這就是人們所說的踏籠。這就是秦國頌所說的與衆不同的鳥籠子,是一隻踏籠與觀賞飼養合二為一的精緻的鳥籠子。

第三天,這隻是長方形的長50厘米,寬30厘米,高50厘米,可以捉鳥和養鳥的踏籠制作完畢。他還配上了一個精美的挂鈎,并且配上了一些精美的配飾,這是鳥籠子造型精美,每個細節處理了十分完美,體型簡潔大方,鳥籠由細密的竹編制而成,竹條的直徑幾近一毫米,不論是竹架還是竹族竹梁竹片的紋理清晰之外,每一個竹片都切得極細,每一條都經過精細的打磨到光滑細膩,造型即實用又美觀。

整整三天,秦國頌把自己關在屋子裡,心無旁骛,專心緻志的做他這隻鳥籠子。有時候鄰居過來串門站在旁邊觀看,嘴裡有一句沒一句的給他搭話,他最多也就是嗯一聲,沒有多餘的言語。就是一門心思的,低着頭做他的活計。

大風兩口子過來看過他,他也隻是擡起頭微微笑一下,不多言語的繼續埋着頭做他的事。

二鳳躲在家裡不敢過來看,她想着等他做好了,他要給自己一個驚喜,姑娘的心在甜蜜的期盼這個驚喜的到來。

這一天到來了。第四天清晨,雪後的天氣陽光明媚,秦國頌拎着他的鳥籠子來到了院子裡。他拿着一根繩子來到了前院東南角的一棵槐樹下,秦國頌要把鳥籠子挂在樹上。這時與他家挨着的鄰居韓廠長走出屋門,看到了他手裡的鳥籠子。40多歲的廠長韓長順問他:

“國頌,這是誰的鳥籠子?”

秦國頌看了看韓廠長:“這是我剛剛做好的,拿出來試試,挂到樹上看看能不能抓到鳥。”

韓廠長急忙說道:“你做的?等等,讓我看看!”

秦國頌把鳥籠子遞給韓廠長,韓廠長接過鳥籠子,驚訝的看着。

“這,确實是你做的?!”

秦國頌點了點頭。

韓廠長仔細的端詳起鳥籠子來。

這隻精緻的鳥籠子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籠身上的每一處細節都經過精心設計,整個籠體透露出一種不凡的氣質,讓人真的是一眼難忘。

鳥籠仿佛是感受到匠人傾注其中的心血與情感。每一處細節都處理的恰到好處,令人歎為觀止,它不僅結構穩固而且外觀華麗,籠絲之間錯落有緻,構成了一幅和諧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