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1頁)

1968年1月。全國武鬥升級。

“文攻武衛”這一特定曆史階段産生的“蝴蝶效應”迅速在全國蔓延開來。

這一口号最早全國由上海發起,然後快速蔓延到四川廣西廣州河北等地。到1968年初,武鬥風起雲湧基本已不可遏制。個别地區的兩派武鬥由一開始的刀槍棍棒升級為重型武器。死傷人數日漸增加。為了平息這股風潮,中央決定派軍隊實行軍事管制。于是全國各地的黨政機關工礦企業學校均實行軍管。成立軍事管制委員會。武鬥風潮逐漸平息。

鄭弘山他們的無線電廠盡管沒有參與大型的武鬥事宜。但也同樣有派軍代表入駐。軍代表自然而然的成了他們廠的第一把手。除了生産由鄭弘山主抓以外,其餘的廠裡的一切事情都歸軍代表管轄。

革命要抓,生産同樣也要搞。國家交給的任務一樣都不能少。鄭弘山他們廠單晶矽車間的生産已經屬于政治任務。單晶矽的生産在中國發展短短的還不到10年。屬于高端産品。第一枚單晶矽矽棒是在1959年北京601實驗室裡拉制成功。到目前為止生産量一直很小,并且要達到9個9品質單晶矽的數量難以滿足國家的需求。于是為了滿足國家的需要,鄭弘山他們廠成立了單晶矽車間。更好的盡快的生産出合格的國家需要的産品。鄭弘山他們決定去北京601實驗室參觀學習取經。

這一次學習取經由鄭弘山親自帶隊。随行成員他選了兩個人。一個是單晶矽車間主任王浩。另一個就是二鳳張文鳳。

如果放在以前的話,鄭弘山親自拍闆決定就可以了。現在他需要請示軍代表。來他們廠的軍代表叫王文清。營級幹部,河南人。說話自然也是鄉音未改河南腔調。個子高,人長得清瘦,眼窩深陷。雙眼炯炯有神。

他對鄭弘山非常的熱情,兩個人相處的也極好。因為鄭弘山也是軍人出身,轉業前所在的部隊和王文清是一個軍。所以當王文清來到他們廠時兩人便是一見如故。可謂是昔日戰友今日同志。王文清派來支左,鄭弘山又是廠裡左派的領導。革命感情親上加親。

鄭弘山帶着王浩與張文鳳來見王文清。他分别向王文清介紹了他們兩個人。介紹到張文鳳時,王文清打量着站在他面前的這個亭亭玉立的眨着兩隻靈動的大眼睛的姑娘。不住的開口稱贊。又聽鄭弘山介紹了她在廠裡的貢獻,從心裡贊許和喜歡。當他得知張文鳳還沒有轉成正式工時,他思索了片刻。對鄭弘山說。

“這是一個好苗子,轉正的事抓緊指标辦理。”又轉向張文鳳問道。

“寫過入黨申請了嗎?”

張文鳳立正回答。

“報告領導!寫過了。再有兩個月,我就是預備黨員了。”

鄭弘山解釋道。“我們這也是響應時代的需要,革命的豪情。現在的新生事物——火線入黨!”

王文清微笑的稱贊道。“好呀,新生事物,革命的苗子,我們要大力扶持。小同志,你要好好的努力,好好的表現呀。不辜負黨對你的期望。抓住這次外出學習的好機會。寫出高質量的稿子。這次咱們争取登上省報!”

張文鳳精神抖擻的立正行禮。

“領導放心,絕不辜負領導的期望。保證完成任務!”

王文清囑咐道。“這可是政治任務。無比的艱巨啊。别把你的小身闆壓垮了喲?”

“放心吧!領導。一定挺得住的。敬禮!”張文鳳行了一個标準的軍禮。

王文清一看哈哈大笑。“就看我們的小同志敬禮的樣子,我就知道她一定能完成任務。”

然後王文清與鄭弘山握了握手。對鄭弘山說道。“出門在外可都要注意安全呢。現在全國的武鬥大部分都盡管平息。但小範圍的撕殺還是經常發生的。咱們出去是學技術學經驗的。不要介入地方上的武鬥行為。”

鄭弘山微笑的點點頭。“放心吧,老戰友。哪頭輕哪頭重,我心裡掂量着呢。我們也不會去太久,争取早日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