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頌看着黃國英。感動的眼淚在眼眶裡打着轉。握住了黃國英的手,深深的點了點頭。
黃國英不再問他找得到找不到的問題。黃國英竟然堅定地認為,隻要是他秦國頌想找的。一定能找到。
他倆坐上了北去的列車。先到了定縣。秦國頌決定先不在這兒下車,過幾站再下車。他感覺那個奶媽不會離他們那麼遠,應當離他們所居住的城市比較近才對。于是列車又運行了幾站,到了完縣,他們下車了。
下了車後,秦國頌聽當地人說話的口音。有些像他小時候他媽媽給他模仿的那種口音。他和黃國英商量就在這個地方找。
他們先到縣城裡打聽,後來又去了縣城附近的村子裡打聽,打聽的信息就是20多年前有一個叫小琴的女人去過當時的省城城裡做過奶媽。她自己的孩子生下後三個月就夭折了。這個女人的年齡到現在應該在40歲左右。
這種尋找的難度簡直就如同大海裡撈針。然而秦國頌不這麼想,他認為針落入大海裡都能夠找得到,更何況一個大活人。
黃國英看着秦國頌,發自内心的感歎。他的腦子裡到底裝的是什麼?他和别人的想法反差怎麼這麼大呢?簡直就是背道而馳,大相徑庭。但是黃國英理解秦國頌,他心甘情願的願意跟随秦國頌做這種常人認為不可理喻的事情。
古人雲。人一生有一個知心朋友,足矣!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個叫小琴的秦國頌的奶媽竟然真的讓秦國頌給找到了。
這個42歲左右的農村婦女驚訝的看着前來他們家的兩個人。上下打量了半晌也沒有認得出來。黃國英主動的說明了緣由,問了她20年前是否奶過一個叫秦國頌的男孩子?并且向她說明了這個男孩子的父親是一個老紅軍。農村婦女哎呀一聲叫了起來。連連點頭說有過有過。還問不知道他們現在怎麼樣了,挺想他們的。黃國英指了指身旁的秦國頌。告訴這位婦女,這個就是你當年奶的那個孩子。那位婦女仔細的打量秦國頌,然後一下子把他抱住了。這眉眼兒,這模樣太像當年的那個孩子了。我喂了你快一年了,本來說好的三個月就讓我走,但是走不得,你隻認我這口奶。别的奶不喝。再說我也舍不得走啊。一直喂養了你一年多。我才離開的你們家。走的時候我流了多少眼淚啊?你知道嗎?舍不得呀
她抱着秦國頌,嗚咽咽的哭。秦國頌也哭了。嘴裡親切的叫着媽,差一點跪下。
中年婦女也就是叫小琴的這個女人喊來了她的三個孩子與秦國頌見面。秦國頌看到小琴的三個孩子,熱情的與他們拉手交談。三個孩子都比秦國頌小,熱情的叫着哥。
黃國英看着小琴與她的三個孩子,健康正常,就是有些偏瘦,應該是在農村營養不良所緻。他想了想,他與秦國頌就這樣匆匆忙忙的來了,什麼都沒有帶,什麼都沒有買。他一個人走開了,去了農村的供銷社。花了20元錢,買回了一大堆東西。
小琴驚訝的又帶有幾分責備的對黃國英說。“看看你,怎麼這麼見外呀?拿我們當外人了不是?”
黃國英連連解釋。小琴一定要他們留下來,在家裡吃飯。她給他們包餃子。正巧黃國英還買回來肉。吃肉餡餃子,一家子人甭提多高興了。小琴的丈夫還拿出來兩瓶酒。憨厚的農村男人笑呵呵的,這兩瓶酒一直舍不得喝。來了貴客才喝的呀!
秦國頌與黃國英他們吃完飯準備要走。小琴與他的家人們死死的攔着讓他們多住兩天再走。黃國英解釋道他隻請了一天假,單位還有事情,沒有辦法呀。并且承諾過幾天他們再來,再來看望小琴與她的家人。
小琴與家人依依不舍的把他們送到村外。秦國頌在臨出小琴的家門時,偷偷的在小琴的枕頭底下放下了他僅有的20元錢。
秦國頌與黃國英來到了縣城,準備登上火車返回。黃國英問秦國頌。
“奶媽找到了,看看人家一家子的人都挺好的。你找他們的目的也算達到了吧?”
秦國頌點了點頭。看着黃國英說,“真的不知道讓我該說什麼好。我是說對你說,我說不出别的。你對我這麼好,我怎麼感謝報答你才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