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第2頁)

所以,想要一個王朝長久不衰,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糧食産量。

也就是提高生産力”

“生産力有三大要素包括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

“以種地為例,勞動者是人,對種地有經驗的人,也就是種地經驗豐富的人才。

勞動資料則是工具,種地所用的耕牛,犁等工具。

勞動對象就是糧種和土地,将它們結合起來,等到成熟後,就是糧食了。

想要提高生産力,我們就可以往這三方面考慮。”

“首先是人,一個熟知種地的人,會熟練使用耕犁的人和一個什麼什麼都不懂的人相比,誰種地更快?”

秦峰看着扶蘇問道。

扶蘇完全不用考慮,直接回答道:“那還用說,當然是經驗豐富的人種地快。”

秦峰颔首道:“沒錯,這個到底大家都懂。可是從來沒有人想過培養種田的農民。”

扶蘇歎口氣道:“因為貴族們都看不起那些泥腿子。”

“沒錯。”秦峰颔首道,“所以大秦一定要注意培養人才,不僅僅是治國人才,還有各行各業的人才。

其中農業人才一定要培養,民以食為天。

天可不能塌了。”

“多謝先生賜教。”

扶蘇揮了揮手,道:“接着是勞動資料,也就是工具,我知道,大秦用的是指直犁,非常笨重,需要用牛拉,或者幾個人一起拉才能耕地。

所以,研究工具非常重要,不管何時何地,都要不停的研究。

第三就是勞動對象,也就是土地和種子,一個是讓土地肥沃,數量增多,一個是高産量種子。

這需要研究,時間可能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百年。

這個急不來,但是不能放棄,需要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