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這個人他偷了東西,打傷了人,甚至為了保護家人而殺了人。
《秦律》卻不問情況,隻要犯人認罪,他就會直接懲罰犯人,輕者割鼻,割耳朵,重者腰斬,五馬分屍等等。
最可怕的是連坐,我本來沒有事,可是因為村裡有人惹了事,害得自己被牽連。
你說我冤不冤?”
扶蘇和蒙毅一時間不知道如何回答。
在扶蘇心中,秦律是嚴苛的,因為動不動就要挖鼻子挖舌頭,這是害人之法。
可是秦峰給出了新的說法:百姓不會無緣無故就犯法,那什麼逼迫百姓犯法?
是貧窮,是欺壓,是生命的威脅。
這才導緻百姓們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可是要如何避免呢?
這讓扶蘇陷入了沉思。
蒙毅心中卻想着,自己身為廷尉,掌管大秦所有案子,隻知道抓兇手,可是從來沒有考慮過兇手背後行兇的原因。
尤其是那些小偷小摸的百姓,被抓到後,因為賠償不了被偷的人,最終隻能被判刑。
現在想來,那群被判刑的百姓信用應該恨死我了。
而我還在他人面前自诩公平公正。
蒙毅此時已經變得羞愧難當。
隔壁牢房。
聽聞秦峰的言論後,紛紛陷入了沉思。
尤其是嬴政和李斯,這《秦律》雖然是李斯聯合法家的人一起聯合著作。
但是最終拍案決定的人是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