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第2頁)

秦峰見對方面色如此,更是好奇地詢問,便笑了一下,說道:“張良是一個韓國人,其祖父張開的,連任韓國三朝的宰相。

父親張平,亦繼任韓國二朝的宰相。

而他原本也有希望成為韓國宰相,子承父業。

可惜,始皇帝将韓國給滅了,他的夢想成為了泡影。

而他更是解散三百仆人,變賣産業,将所有錢财都投入了反秦事業。

始皇二十九年的博浪沙的暗殺之事,你知道嗎?”

張良心中再次大驚,這件事他也知道。

臉上卻波瀾不驚地搖了搖頭。

秦峰解釋道:“年少時,張良曾經在淮陽學禮,到東方拜見倉海君。

韓國滅國後,張良找到滄海君,共同制定謀殺行動計劃。

他們先找到一個大力士,為他打制一隻重達120斤的大鐵錘,然後,差人打探到了秦始皇東巡行蹤。

按照君臣車辇規定,天子六駕,即秦始皇所乘車辇由六匹馬拉車,其他大臣四匹馬拉車。

旋即将六駕的馬車定位刺殺目标。

卻不知始皇帝經常換乘馬車,從來不坐六駕馬車,導緻刺殺失敗,最後逃走。

而他們之所以能逃走,是因為博浪沙的地理位置優越,路面沙丘起伏所以秦始皇的車隊的速度就會降低。

而且北面是黃河,南面是官渡河,蘆葦叢生,便于逃跑。”

蒙毅心中大驚:沒有想到張良不僅是反賊還是刺殺陛下的刺客,回去後定要告訴陛下,捉拿此人。

此時他已經将張良牢牢記在了心裡。

而張良心中除了慌亂之外,升起了無數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