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開始恒星搬運技術。
為什麼說,想到到達一個文明等級,首先需要完善科技樹。
像恒星搬運技術,沈安想要掌握這個技術,那他首先得掌握相當得材料技術。
能夠研制出可以抵擋恒星表面殘酷環境得材料,然後才有可能實現恒星搬運。
行星文明可一點兒沒吝啬,給了沈安恒星搬運技術得同時,也給了它足以對抗恒星環境的材料。
于是,沈安首先給戰艦升級強化一波。
所有戰艦都擁有了對抗恒星環境得能力,至少可以在上千度的高溫下作業。
汽車人們也都裝備上了同樣的材料,然後登陸恒星、開始建設恒星發動機。
沈安也對這個技術十分好奇,恒星表面是氣态。
可以說,恒星是氣态星球。
在氣态星球上都無法進行登陸、那就更别提在恒星上建設什麼東西了。
不過行星文明不虧是專注于改造星球的文明。
飛船在降落在恒星上後,先釋放出一種凝化表面、使其一部分表面變成固态的物質。
接着,設備就建造在這麼一塊小小的固态表面上。
這種恒星搬運技術像是戴森球和行星發動機的接合體。
他們會先将恒星包圍、建造出戴森球一樣東西。
原本危險的三合星系統,就這麼變成了一個雙星系統。
這顆恒星也被沈安直接用于能量供應。
蒼藍星系。
慕名而來的求生者們,看見一個明亮的光點緩緩靠近自己。
檢測一看,頓時吓壞了!
居然是一顆恒星
聊天頻道。
“我草,沈安大佬!蒼藍文明來報複了,他們推了一顆恒星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