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江看着手中亞麻紙,目光看向遠處。
他還有别的計劃。
秦江做這種紙肯定還有其他的目的。
如今的大秦雖然已經一統六國,但要想長治久安,永鎮天下就必須要大興文化事業培養人才。
要是沒有人才,誰來治理這麼大一個國家?
大秦之所以二世而亡。
就是因為沒有人才,當年老一輩的謀臣武将全部死去,稍微年輕一些的都被趙高坑死了。
剩下都是酒囊飯袋,怎麼可能打得過項羽和劉邦這兩大天驕!
說大大秦亡于六國的複辟,倒不如說是,自掘墳墓,自毀長城!
所以說人才是非常重要的,秦朝沒有科技制度,有的隻是侍郎制度。
類似于後面的九品中正制度,就是從貴族的子弟這種挑選官員進宮内成為侍郎為秦始皇嬴政效力。
如果表現的出衆,秦始皇嬴政還會破格提拔他們。
之前,隴西侯李信還有蒙毅,兩個人都曾當過侍郎,後來因為表現的好,才被破格提拔,這種制度在現在來說還算不錯,但是在秦江的眼中那就太過腐朽和落後了。
在他眼中隻有科舉制度才是真正對國有好處,能夠選出真正的經綸濟世之才。
秦江之所以現在都沒提出科舉制度,就是因為時機還不夠成熟,後世的科舉制度之所以能夠普及,原因就是知識開始推廣,各地都有私塾。
普通平民的孩子,一年交兩根肉幹就夠了。
咬咬牙倒是也能交得起學費。
如果教育不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