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第1頁)

有些魯國人變了三次的國籍。

剛出生的時候他是魯國人,後來變成楚國人,最後變成秦國人。

他們是該恨秦國還是要恨楚國?

秦國滅了東方六國之後,就有大量的降兵歸順,這些降兵成了秦國的累贅,這放也不對不放也不對。

放了縱虎歸山,哪個人敢拍着自己胸脯保證說這些降兵不會謀逆造反?

大部分的降兵全部都成了秦國的免費勞動力,修長城,修馳道,修直道,修皇陵。

這些基本都是以六國的降兵為主力。

修築長城用的最多的還燕國,趙,韓,三國的降兵。

自從燕,趙,韓三國覆滅後,他們是東奔西走,有的運氣好一些,跟随秦軍征戰,立下軍功,成了秦國人。

有的在後方運送糧草之重,根本就沒有軍功。

比如後世的名将章邯,打敗陳勝,吳廣那支對軍。

說是用死囚組成的軍隊來說,那都是六國的降兵,要是沒有經受過訓練的行途能有那麼厲害嗎?

秦始皇嬴政把自己的佩劍赤霄,賜給秦江,秦江知道是什麼意思,有些事情秦始皇嬴政自己不方便做,所以交給他做是最好的,=。

先斬後奏,讓那些在鹹陽的大臣們也沒有什麼話說,就算他們想彈劾秦江,那也要掂量掂量。

秦江如果到時候凱旋而歸,哪個不長眼的敢彈劾他?。

而且秦江立下蓋世奇功,就憑這土豆和玉米兩大祥瑞。

就可以與國同存。

他這次來找高鐵就想試試看,現在軍事策略基本上都已經定下了。

蒙恬會親率主力跟匈奴正面交鋒,到時候必須要用到這些降兵,說難聽點他們就是炮灰。

“要是讓你和家人留在朔方,也願意?”

“願意!”高鐵甚至都沒有猶豫,然後他非常認真的說道:“不光是,我很多的趙國人和燕國人也會答應,我們一家都已經好幾年沒見面了,物是人非,早就厭倦了戰火,就想和親人團聚。!”

秦江頓時會心一笑,他看出來了,高鐵是個非常聰明的人,而且非常講義氣:“這次北攻匈奴,大秦必定的勝利,我已立下軍令狀,讓漠南再無匈奴,但你也知道漠南匈奴不計其數,所以草原上需要有能力的降兵鎮守。”

“平時為大秦放牛牧馬,戰時時候也能拔劍禦敵,引弓射箭。!”

大草原上很多部落,肯定不會太平,後來秦始皇嬴政打完匈奴以後真的就遷徙了不少人通過這種方式徹底掌控河套地區這套方法。

秦始皇嬴政可用過不止一次,他後來拿下百越之後也是這樣做的,還鼓勵士兵們和當地的人通婚,将偌大的百越之地徹底并入秦國。

秦江也是有樣的學樣,當然他學的是幾年之後的秦始皇。

草原上太兇險了,普通的百姓根本扛不住。

隔三差五就會有匈奴人過來搶奪,各個部落也根本不太平,彼此之間互相攻打,就看誰拳頭大誰拳頭硬,要是把燕國趙國韓,三國的降兵遷徙過去,就可以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