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第2頁)

正常就是一到兩錢,一鬥是十二斤,變成豆腐就是六十斤。

屠睢。

他聽得一臉懵逼。

“我去這麼暴利嗎?這利潤都快趕上釀酒了,關鍵是豆腐非常容易做,掌握方法之後不需要耗費一點力氣!”

醋這些都算上成本都沒多高,每天能夠做出新鮮的豆腐,酒呢,也不可能每天都産出,如果這樣按照秦江說的,豆腐絕對不愁賣。

更别說豆腐的口感很很好,入口即化,鮮嫩無比,不論怎麼做味道都不錯,秦江如果再包裝一下,說這豆腐吃了能延年益壽,對身體有好處,到時候買的人肯定不會少。

普通平民百姓付出自己的血汗,賺點兒勞動錢。

平民富了大秦,自然也就富裕了。

區區一個豆腐,秦江可是看不上眼,但是秦國來說卻很重要,生産力提高國力才能增強,豆腐就是生産力。

之前秦國實行的是商鞅之法。

商鞅有馭民五術。

分别是抑民,弱民,貧民,辱民,和賤民。

若五者不靈殺之,秦國貫徹的非常到位。

可是你要知道,六國的平民不會适應這套制度,這就注定了肯定會引發複辟,隻要有人登高一呼,一定是千呼百應,無數人站出來跟随的。

而且商鞅的這一套現在也不适合秦。

民強則國強,民富則大秦富強,你天天把對方當敵人一樣打壓,沒有用的。

平民販賣豆腐,秦國可以收取賦稅,如果平民賦稅受到國庫充盈。

平民和貴族都可以嘗到美味的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