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侃見過君上!”孔侃站了起來,拱手行禮。
秦江見狀,連忙上前走了幾步:“先生快快免禮!”
他這可真不是謙虛,孔侃都已經年過花甲了,而且是當代大儒,地位很高。
就算是秦始皇嬴政見了,那也要稱一聲先生。
别管怎麼樣,孔侃的地位擺在這,在齊魯之地享有盛名,麾下門徒衆多,可謂桃李滿天下。
淳于越,鮑白令之。
那都是他的學生,都聽過他講課,扶蘇也走上前拱手行禮。
“扶蘇見過三位先生!”
“長公子有禮!”孔侃立刻回禮貌。
扶蘇給他們行禮是敬重他們,如果論起身份地位,根本不必這樣。
他們來到鹹陽前就聽說過公子扶蘇大名。
扶蘇是淳于越的學生,更傾向于儒家學說,所以孔侃對扶蘇也很欣賞。
扶蘇傾向儒家沒什麼好奇怪的,隻能說曆史都是驚人的相似。
後來漢武帝劉徹有一位嫡長子,名叫劉據。
他和漢武帝的理念就截然不同,信奉仁政,并且他覺得不能一直發起戰争。
就是這麼樣,漢武帝也沒覺得怎麼辦。
太子厭惡戰争,那就就趁着還有力氣一舉蕩平匈奴。
可惜後來爆發的巫蠱之亂,劉據被迫無奈隻能起兵。
結果被殺了。
曆史上的扶蘇,也是因為趙高假傳遺诏而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