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口味了還能更換,平時也沒煩心的事情,遇到問題直接去找陳平,說句話就成。
日子不知道過多舒坦多潇灑,現在就是讓孔侃回去他都不樂意,偶爾出去閑逛,見到他的人都尊稱他為先生。
這種生活他也是迫不及待對于後面的開學更是滿懷憧憬,看着學宮從無到有很有成就感。
上千畝的學宮可以超越當年的稷下學宮。
天下第一學宮名副其實,更主要的是這是相當恐怖的師資力量。
就孔侃所知道的足足有數十位名仕大儒授課。
不出幾年就能再送出大量的人才,重塑昔日百家争鳴之風,秦江建立學宮沒有歧視過任何行業,隻要對秦國有用都會開設學科。
所有基礎課程都有儒家傳授,識文斷字,研習算學的都是基礎課。
還有其他的課也可供挑選,專業對應的便是百家,比如說農家。
可以傳授農學怎麼耕地,如何使用農具,這些其實都有學問的。
秦江夾起幾塊毛肚笑而不語。
先生以後還要費一些力氣來的都是朝廷貴族子弟,完了也不開學是也是參差不齊。
高低有别。
他這是先把醜話說在前面,到時候他們扛不住那就尴尬了,平民百姓從沒學習過,有些學生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反倒是貴族的子弟。
再次也是飽讀詩書,哪怕是一些混賬的二世組,學識都不差的,這種差距對老師可是一個考驗。
孔侃滿不在乎的。
他當初教學生其實也是半差不差,甚至他覺得普通百姓的子女更好教,有些貴族的基礎更好,但就不肯吃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