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雨如蝗,撲向匈奴大軍,已經經曆了一場大戰的匈奴軍很多人連武器都沒有了,更别談身上那些簡易的皮甲了,更有甚者,幾乎是光着身子的。
沒有東西能夠給他們躲避箭雨,這廣闊的草原上連棵樹都沒有,秦軍的弓箭手閉着眼射都能射死人。
終于,那斷後的五萬騎兵到了前面,開始沖鋒。
“架矛!”秦軍前方的三排步兵都拿着長近三米的長矛,說是長矛其實也不準确,不過是些削尖了的竹子而已,這就是秦江用來對付騎兵的秘密武器。
一頭斜舉,一頭頂進土裡,士兵什麼都不用做,隻用穩住竹矛就行。
若不是時間不夠,秦江甚至都不想讓士兵來舉矛,把它做成可以快速架設的拒馬,他可以将這場戰鬥的損失降到最小,他還要修長城呢,減員太多可不行。
看到矛林的騎兵心裡已經有了不好的預感,可是騎兵就是這樣,不是你想停就能停的。
騎兵毫無花哨的撞在了秦軍的前陣,竹竿應聲斷裂,匈奴騎兵頓時人仰馬翻,亂作一團。
竹矛的再怎麼說都隻是竹子而已,即使加上騎兵沖鋒的力量,根本捅不死多少人,大多數人都是捅傷了而已,并沒有直接死去,但是他們的沖鋒确實是停了下來。
不過代價也不小,前排舉矛的士兵幾乎死傷殆盡,甚至有人直接被撞的飛了起來,場面着實有些駭人。
被捅傷卻沒有死的匈奴騎兵痛苦的哀嚎着,在地上掙紮着,秦軍也不再管他們,開始向着後面被迫停下的匈奴騎兵沖去。
當先的人身材都比較矮小,他們是秦江特别挑選出來的手上拿着的不是刀,而是砍柴的斧子,也不殺人,專朝着馬腿砍。
砍倒馬匹後再由後面來的人補刀,這為了專門對付騎兵的戰法是他趕以十萬人阻斷匈奴人後路的底氣所在。
秦江看着眼前的戰局,笑着對身邊的人說:“勝負已分,你們誰去把匈奴的單于追拿過來啊?”
帶着斥候部隊來和秦江彙合的阿飛立馬拔出腰間的劍,打馬沖進匈奴戰陣中,向着匈奴王旗所在,一路砍瓜切菜的沖了過去。
他身後也有一隊騎兵相随,為他抵擋後面的偷襲者。
冒頓單于看着那支向着自己沖過來的騎兵,突然間哈哈大笑,他指着當先的阿飛,着身後的部落首領說:“你們猜他是要幹什麼?他是要來抓我,抓我這個草原上最偉大的王,最強大的戰士,我是有多久沒有出手了,竟讓人覺得我那麼好對付,草原的勇士何在,随我殺!”
随後,他拔出腰間的彎刀,打馬沖了過去,冒頓單于的親兵自然相随,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那些部落首領竟然也帶着親兵跟随了上來。
看着矛盾單于和阿飛越來越近,這大概是最後一場戰鬥了,打完這場,戰争就該結束了,秦江心中如此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