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江最終接受了衛準的投降,他也沒拿衛準怎麼樣,衛氏終究是當初大秦朝廷承認的王室,秦江決定等高麗事了便押解衛準前往鹹陽,他的死活還是由嬴政決定吧。
高麗王宮被秦江派兵暫時封解,沒有命令所有人都不得入内,秦江可不會做什麼像是諸如将高麗王宮設為帥帳的蠢事。
衛氏的宗廟并不在王宮内,而是另有選址,平日裡有軍隊看守,但在大軍圍城的時候都被調到城牆上充實兵力了,現如今都在俘虜營裡呢。
在沒有軍隊的情況下,光憑借宗廟裡的那些個護衛,又哪裡是如狼似虎的大秦軍隊的對手。
看着宗廟内供奉着的衛滿的畫像,秦江一聲令下包括衛滿的畫像在内,所有的禮器等在内盡皆被打包帶走,以待将來獻給嬴政。
王險城事了,但秦江并未下令全軍休養,還有許多的事情沒有做呢,在邊境線上還有五萬高麗軍隊呢。
秦江讓衛準寫了一封命令高麗軍隊向秦軍原地投降的诏書,并在蓋上高麗王印後交由南公端,到時會有秦江派遣的人手互送他前往高麗邊境。
同時秦江還寫了一封信,到時會被他們交給韓信,秦江在信中說王險城方面已經投降,高麗王命令高麗大軍投降的诏書也已經被送達。
等到高麗軍隊投降後讓韓信下令接收,要是他們誓死不降或者出了其它的狀況,不用猶豫,直接下令進攻不留俘虜。
當得知秦江要讓自己攜帶诏書招降高麗大軍的南公端是又驚又喜,驚的是要是到時候軍隊不降那麼先死的人就是他了。
喜得則是,有了先去聯絡秦軍的功勞,再加上招降大軍的功勞一旦軍隊投降那自己的地位可就穩了。
翌日,南公端攜帶招降诏書在秦軍的保護下出了王險城後前往秦朝邊境。另一邊,其餘秦軍也是以王險城為中心四散而出,高麗雖小,但卻也有不少的城池。
等到南公端攜帶诏書抵達目的地後,沒有出現什麼波折,高麗軍隊直接投降,韓信也順利地接收了這支軍隊。
另一方面,高麗境内的其它城池也被海船軍全數拿下,在國君都被拿下的情況下,剩下的城池幾乎是望風而降,即便是有極個别拎不清的,也在秦軍的鐵蹄下覆沒。
等到高麗全境盡入其手,秦江這才寫了奏疏派人帶着火速趕往鹹陽。而後,他就留在王險城内總攬全局。
“南公端見過君上,如今城内百姓的用糧幾乎全部消耗殆盡,恐到了明日城中百姓便要徹底沒糧了。”
帥帳内,南公端态度恭謹,向秦江彙報着王險城内的狀況。因為先前的表現還有他的身份,秦江已經任命南公端暫時管理王險城内的一切事務,特别是城中百姓。
高座于帥帳之内的秦江不急不緩,輕聲道:“莫要着急,你且一一道來。”
聽到秦江的話,南公端臉上立馬露出悲怆之色,隻聽他道:“君上有所不知,高麗本就地處邊疆,人煙稀少土地更是貧瘠。
百姓忙碌一載所得本就不過勉強裹腹而已,再加上衛氏無道盤剝過度每一年都有人因饑餓而死。
特别是今年,高麗全境更是糟了大災,田地裡的糧食所得更是遠遜往昔,城中的糧商視此為發财之機,糧食的價格是一天一個價。
百姓的家底被他們盤剝殆盡,百姓們對此是怨聲載道,但衛氏卻對此視若無睹。
如今城中的百姓可以說是家家無糧,若是放任不管恐會釀成大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