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4章(第1頁)

“賈大夫出身雒陽,知道它與鹹陽最大的共同點嗎?”秦江并不給他思考的時間,又接着趁熱打鐵向他問了這麼一個問題。

最大的共同點?

賈誼閉目思考,要說共同點,鹹陽與雒陽兩者之間其實有很多。比如政治地位,人口還有地理位置。

鹹陽因為有八水環繞因此漕運非常的發達,再加上它是國都所以商賈雲集,而雒陽也不差,身為國中諸國的交通樞紐。

大多數的諸侯國想要前往鹹陽都必須從這裡經過,這裡同樣擠滿了商人。

“是商人可對?”經過簡單的思考賈誼便找到了答案。

秦江颔首道:“不錯,正是有了大量的商人,鹹陽和雒陽才會如此的繁華,若是少了商人經濟必定會蕭條。

賈大夫一路從鹹陽來到了魯地,路遇的小城多不勝數,難道就沒有發現有什麼不同嗎?

在鹹陽,在雒陽,身家百萬者數不勝數,而那些小城,身家數萬便算是藏富之家。

同樣的,商人越少這座城市便愈發的蕭條和貧窮,想要衡量一座城市貧富的多寡其實單從商人的數量上就能夠洞悉一二。”

“衛侯說了這麼多,在下還是有些不明白這和衛侯帶了這麼多的商人前往高麗有何關聯。”聽秦江說了這麼多,賈誼還是不得其解最後幹脆直接明了地問道。

秦江笑笑,道:“都說農事乃是國之柱石,那為何國朝單收農稅而不收商稅呢,這豈不是厚此而薄彼?”

“這”賈誼一時間居然不知道應該怎麼回答了。

其實在呂後執政的時候,她曾經專門頒布了關于征收商稅的律法,但是因為大臣們讨殺呂氏的緣故,作為失敗者那她的一切肯定都是錯誤的,于是到了嬴政的時候就又撤銷了商稅。

秦江循序漸進,有一次問道:“朝廷收了商稅之後是不是手裡就變得有錢了?有錢了之後是不是就可以降低農稅了?降低農稅之後百姓們是不是就更加的認同朝廷了?”

秦江的連番問詢就如同是晴天霹靂般振聾發聩。

“減少農稅朝廷必定會缺少糧食,到時候又該如之奈何?”片刻後,賈誼問道。

秦江輕笑道:“買啊,朝廷手裡不是有錢了嗎,直接向百姓們買不就行了嗎?

不但如此,朝廷還可以給各種糧食制定不同的收購價格,在糧食豐收的時候向百姓們大肆收購糧食,等到了糧食歉收的時候再以平價賣出,這樣就可以避免谷賤傷農的事情發生。”

“衛侯大才。”聽到這裡賈誼哪裡還顧得糾結商人的事情,向秦江告罪一聲就回到自己的船艙裡整理兩人的對話了。

特别是關于國家制定糧食價格的那一段必須記清楚,這可比商人什麼的重要多了。

在曆朝曆代,朝廷都曾想過和實施了無數的辦法以避免谷賤傷農的事情發生。

不過結果都不太好,最後還是在天朝的時候朝廷出手制定了統一的收購價,這才使得這個事情告一段落。

看着匆匆離開的賈誼,秦江的臉上露出計劃得逞的笑容,他從未小看過古人的智慧,古人與現代人的最大差别不過是眼界和見識的多廣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