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呂後掌權後還特别下了一道诏令,規定了錢的個頭隻要不是太小,沒有明顯的斷裂隻要還能夠看到錢币上面的字那麼就不得拒收,否則就算是違犯了律法。
這道诏書明顯就是為劉邦的三铢錢擦屁股用的。
于是乎,現在大秦的市面上就出現了三铢錢與半兩錢甚至是刀币、布币、蟻鼻錢等一同流通的局面,百信們可以說是怨聲載道,因為這明顯是将後果轉嫁到了百姓的頭上。
于是,有些地方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以物易物的局面。
自嬴政下诏鑄造五铢錢後,其就得到了無數百姓與商人們的擁護,也一直被使用到了隋唐時期。
秦江搖搖頭驅散了自己腦中的胡思亂想,他現在還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忙碌呢。
随着現在氣溫的升高,引水渠的工作也需要提上日程了。
就是因為現在許多的耕地普遍缺少水的緣故,因此就隻能種植一些粟和大豆、高粱這樣的比較耐旱的作物,而不是小麥、稻子這樣的口感更好的作物。
不過現在到處都在開工,砍伐樹木、修建新的港口甚至是各個礦區,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但是現在捕奴團每天所抓捕的野人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局面,甚至價錢還在逐步的提高。
于是秦江自然而然地就将目光盯上了距離高麗最近且可以獲得大量奴隸的地區——腳盆列島。
據那些濊人所說,他們每年都會有一些人乘坐上木筏下海,漂流一段時間後就可以看到一座大島,大島上面樹木叢生有水也有動物但是卻沒有人。
不過這裡卻可以在這裡修建一座港口充當中轉站。等過了大島再走和前面差不多的路程後就算是抵達了目的地上。
與大陸相比那裡充其量算是一座大島,并且站在島嶼的東北角向前遠望的話還可以看到一座島嶼的輪廓,那上面同樣存在着大量的野人。
不過據那些濊人所說,那裡的野人都特别的笨,啥都學不會而且來到高麗後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死光,久而久之的願意跨海捕捉野人的人就少了。
不過秦江并不在意腳盆的那些野人是否蠢笨啥都學不會,要是連搬個石頭、挖個坑這樣的活計都學不會那活該他們滅絕。
高麗,安東港。
原本将港口擠得滿滿當當的商船此時已經全部駛離港口暫時于港外停靠,當商人們接到通知的時候無一例外。
哪怕是那些背後有徹侯甚至是諸侯王支持的商人也同樣如此,不為什麼,隻因為向他們傳達通知的人來自于安東城官府。
滿大秦人誰不知道,現在的高麗一切都有衛侯做主,再加上一個一句話就幹翻了一大片的徹侯,連帶着前任丞相都被驅逐回了封地。
面對這兩位,在高麗的商人們沒人敢違抗安東城官府的命令。
秦江站于艦首,此次他要親自前往霓虹。
在他不在的這段時間裡,安東城,甚至是整個高麗的政務秦江都暫時交由了賈誼負責。秦江相信,他既然可以将河南郡治理的井井有條,那沒道理治理不好高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