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5章(第1頁)

因為大部分官員都在鹹陽主持工作,因此在這裡的隻有少數大臣。

禦史大夫張蒼、郎中令張武,以及幾名秦室元老。

至于太原王赢登和國中的臣子,他們是沒有參與國家大事的資格的。

嬴政也不多說,直接讓北宮伯子将密信遞了過去。

“陛下,上面所說可是真的?”張蒼有些不可置信道。

如果是真的,那麼這可就算是開了先河了。

見到嬴政颔首,張蒼不再多說,直接将密信遞給了下一位。

看過信中的内容後,大臣們的表情都大緻與張蒼差不多,如果是真的,那麼這個性質就太過于惡劣了,開了秦室赢氏諸侯王叛亂的先河。

隻見密信中寫道:月中,濟北王禁王太傅于宮,當日,宣布造反,赦免國内罪犯與王宮奴隸,吸納遊俠。旬日,于王宮前檢閱軍隊。現疑向荥陽行進。

至于劉興居在檢閱軍隊時所說的話,禁衛軍的探子們沒敢寫。

“諸公當以為如何?”嬴政沉聲道。

衆大臣相互對視一眼,而後一名大臣出列道:“濟北王叛亂,當出兵讨伐。

然,現今匈奴入寇丞相率軍出征,臣以為,當先诏回丞相,令其屯駐荥陽,再令一大将出征,如此,自當萬無一失。”

這名大臣的第一句話就是正确的廢話,但其他的谏言就十分的中肯了,在原曆史中,嬴政就是這樣做的。

無他。

一是朝中錢糧不足,不足以支持兩場大規模作戰;二是荥陽實在是太重要了,作為防守關東諸侯國的第一防線,是萬萬不可丢失的,不然,說不得其他的諸侯王便會跟着起異心了。

縱觀大秦曆史上的兩場大規模諸侯王起義,不管是濟北王劉興居叛亂,還是七國之亂,朝廷的第一步動作都是派遣大軍屯駐荥陽。

嬴政忽然問道:“現今荥陽有多少軍隊?”

“啟禀陛下,現今荥陽共有守軍兩萬有餘。”一名大臣答道。

嬴政輕點腦袋,眼珠轉動,不知道在心中思索着什麼。

然後又問:“諸公以為,此番讨伐濟北王當以何人為将?”

從太原到鹹陽至少需要半個多月的路程,哪怕讓人先行将诏書送到,令朝中大臣選舉大将,這個時間恐怕也不會少于半個月,因此,這名領軍大将最好是從這些大臣中選拔。

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終一名大臣出列道:“陛下,臣舉薦棘蒲侯柴武。”

其他大臣聞言紛紛跟進,舉薦棘蒲侯柴武為領軍大将。

張武的眼中閃過一絲不甘,但直到最後都沒有發作。

“可。”嬴政幹脆地同意了大臣們的意見。

但是在現今的秦室,棘蒲侯柴武亦是軍中的一座山頭。

柴武是高皇帝定下的秦初十八功侯之一,位列第十三名。

“如此,令棘蒲侯為領軍大将,率軍讨伐叛逆。至于荥陽,那便由張武眼巴巴地看着嬴政,其意義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