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打開大門走進去,一樓是客廳,各種家具擺設全是最頂級的。
他的卧室在二樓,卧室隔壁是一間超大的書房,藏書之多,幾乎可以媲美一座中型圖書館。
看來老爺子早就知道他熱衷讀書,特地為他準備了這間書房。
也就是說,老爺子剛回來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為他籌謀了。
李牧走在一排排書櫃之間,看到書籍都按圖書館的分類方法陳列。很好,這樣找書就簡單了。
他快速巡視了一圈,在醫學類書櫃前停下腳步,随手拿起一本《當代西醫》雜志翻閱起來。
翻完之後,他根據腦海中武朝時期學到的中醫知識進行對比。
“西醫雖然能将病情查得一清二楚,但治療方式大多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遠不如中醫博大精深。”
作為武朝的鎮北将軍,他不僅文武兼備,對醫學也有涉獵。畢竟戰場上刀劍無眼,受傷常有,學會一點醫術能自救,也就多幾分生機。
他的中醫師父正是神醫谷的谷主,自他五歲起,每年都會去神醫谷小住兩月專攻醫術。
直到十六歲那年,從神醫谷學習結束準備返家時,師父告訴他已将所有所學傾囊傳授,不必再來了。
也就是說,他的醫術已與神醫相當。
李牧坐在書桌前,腦中飛快思索。
如今來到這個世界,自己懂醫術的事還無人知曉。
之前展現出的各項能力,已經足夠引起李興國的重視。
至于醫術,暫時不必急于亮出底牌。
因為,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完成。
這具身體的原主,并非在養父母細心呵護下成長,而是在壓迫與冷漠中苟活。
原主在養父母家過得非常凄慘,家中所有活兒都由他承擔,吃的是剩飯剩菜,住的是牛棚。
對他們而言,他不過是一個免費的勞力,一個被當做工具的“孩子”。
他之所以活到魂穿那天,全靠鄰居的一位好心叔叔時常接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