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中不免有些懷疑,但臉上卻不動聲色。
“從小學的醫?”孫醫生好奇地問道,“都學了些啥?會看哪些病啊?”
孫醫生自己就是個赤腳醫生,醫術其實算不上高明,大多是些土方子和經驗之談,也就看些頭疼腦熱、跌打損傷之類的常見小毛病。
正經的科班教育,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能走到今天,全靠自己一點點摸索,其中的艱辛,隻有他自己最清楚。
面對孫醫生的詢問,周逸塵神色平靜,不卑不亢地開口了。
“孫醫生,我主要學的是咱們常見的病症,比如頭疼腦熱,風寒感冒,還有一些簡單的外傷處理。”
他并沒有說自己是從《赤腳醫生手冊》上學的,隻含糊地說是跟師傅學的。
“哦?那你說說,這風寒感冒,有幾種類型?各用什麼法子治?”孫醫生随口問了個問題。
周逸塵心中早有準備,侃侃而談:“風寒感冒,多由感受風寒之邪所緻,當以辛溫解表為主,可用蔥白、生姜、豆豉等煎湯”
他将《赤腳醫生手冊》上關于感冒的辨證施治,結合自己天道酬勤天賦提升到一級醫術後的理解,有條不紊地說了出來。
雖然他現在的醫術水平,也就相當于一個基礎紮實的鄉村醫生,但對付這些常見病的理論,卻是滾瓜爛熟,而且理解深刻。
孫醫生一開始還帶着幾分質疑,但聽着聽着,臉上的神情就變了。
從漫不經心,到微微點頭,再到眼神中的驚訝越來越濃。
這小子,說得頭頭是道啊!
而且條理清晰,辨證準确,比他自己平日裡看病還要細緻幾分!
周逸塵一邊說,一邊也在暗中觀察孫醫生的反應。
通過剛才孫醫生的提問和神态,他大緻能判斷出,這位孫醫生的醫術水平,恐怕跟自己現在也就在伯仲之間。
甚至在某些理論的系統性和全面性上,因為天道酬勤天賦帶來的紮實基礎,自己可能還要略勝一籌。
畢竟,他的醫術是系統提升的,而孫醫生更多的是經驗積累,難免會有疏漏和不足。
等周逸塵說完,孫醫生驚訝地看着他:“你的基礎不錯啊,不愧是城裡來的!”
這小子說的,有些地方連他這個老郎中聽了都覺得有道理,甚至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周逸塵謙虛道:“我也就是懂點皮毛,要學的東西還很多。”
旁邊的王振山,原本還抱着幾分将信将疑的态度。
此刻聽着兩人的對話,尤其是看到孫老頭那副驚訝的模樣,他眼睛越睜越大,嘴巴也微微張開,一臉的不可思議。
乖乖!
這小子說的都是真的!
老孫頭的本事,他是清楚的,在向陽大隊這十裡八村,那也是叫得上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