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益州路相鄰的分别是甘州路、秦州路和荊州路。
甘州路在北,秦州路在東北,荊州路在東。
而益州西邊散居着一些南蠻部落,西南和南邊則全是南蠻部落。
根據楊力提供的信息,林耀也對南蠻有了一個大體的了解。
西邊的南蠻部落規模小,人口少,對大乾沒有多大的威脅,大乾不去管他,他也不會攻擊大乾,基本處于無人問津的狀态。
真正對大乾産生威脅的就是西南和南邊的南蠻部落。
這裡的南蠻部落人口衆多,而且與益州路的幾個州緊鄰,甚至有一些地方南蠻人與大乾人雜居在一起。
他們對大乾最為了解。
就如這一次的南蠻入侵,就是選中了防守薄弱的禹州作為突破口,一番劫掠之後逃回大山之中。
等到禁軍抵達,他們的大部隊已經早已逃之夭夭。
真正被禁軍擊殺的那都是些沒見過世面的小部落頭人率領的散兵遊勇。
這種死了也就死了,對南蠻人主體根本造不成什麼傷害。
至于為了不派禁軍駐紮禹州。
其實道理很簡單。
供養不起。
禹州處于大山邊緣,土地貧瘠且耕地少。
根本就負擔不起長期駐紮一支禁軍的給養。
至于說從其他州運送糧食補給,那更是天方夜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