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館本來就人來人往,眼見簡家在對面忙活,自然都要問幾句。
于是,鋪子不等建好,簡家以後要在這裡收山貨的消息就人盡皆知了。
茶館掌櫃當然高興,喊了小夥計送過去一壺涼茶。
畢竟簡家若是生意好,買主賣主來往,都少不得在他的茶館落腳兒說話,茶館兒當然生意更好了。
馮老太停了兩日生意,跑前跑後,張羅衆人的吃食。
怡安也和二丫臘梅一起,給奶奶打下手。
李師傅和鄒桓也跟着幹活兒忙碌。
全家簡直是群策群力,為了更好的日子努力奮鬥。
不過是兩大間草棚,又不是什麼青磚瓦房,七八個人忙了兩日就蓋的妥妥當當。
雖然冬日擋不住嚴寒,但夏日遮個陰涼,睡個人看守,稍微存點兒不值錢的東西,還是不錯的。
大東特意找木匠刻了一個牌匾,算是他送的賀禮。
名字是簡大成取的,不文雅也不複雜,就是蘑菇崖山貨鋪六個字。
刀大叔等村人見了,都是笑的歡喜又憨厚。
不得不說,隻沖這牌子就知道簡家沒有打算甩開村裡,依舊把他們當自家人。
刀大叔尋了個木樁子,用柴刀削了半宿。
完工之後,一隻可愛的圓頂蘑菇就成型了。
怡安樂颠颠好似小狗一樣圍前圍後,可是沒少提意見。
甚至還催着爹爹去尋了油漆,把蘑菇塗成了紅頂白點兒,同後世很多公園裡的垃圾桶一個模樣…
不過放在這個時空,高高挂在桅杆上,怎麼看都是醒目又可愛。
别管是走過還是路過的,但凡看見蘑菇的人都要問一句。
“那是個什麼東西?”
“聽說是木頭雕刻的蘑菇,蘑菇崖在三裡鎮鎮口開了個山貨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