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丫和臘梅的娘,不知是想要簡家對閨女好一點兒,還是當真醒悟,感激簡家。
兩人提前兩日就把簡家的小木屋打掃的幹幹淨淨,東西屋的大炕也都燒了。
這可是讓馮老太省了不少事,簡單拾掇一下就成了。
一家人吃了晚飯,盤坐在熱乎乎的大炕上,也大概攏了攏賬目。
村裡家家戶戶都沒少賺,但大頭兒當然還是簡家的。
夏末時候的西瓜,進賬一千多兩。
這一個月起早貪黑的折騰山貨,讓利給獵戶山民很多。
特别是蘑菇崖各家的山貨,鋪子裡幾乎隻算幫忙倒手賣掉,沒留什麼利潤。
但即便這般,還剩了七百多兩銀子。
兩處加一起,将近兩千兩。
除掉建二進院子的,蓋鋪子的,鋪子需要壓進去的底子錢,還有過些時日收買毛皮要預備一大筆銀子。
七七八八算下來,簡家能随時動用的,也不過千兩左右。
馮老太對逃荒那段時日的颠沛流離,記憶尤深,她一力建議買田地。
“還是買地吧,多種糧食,什麼時候都不心慌。”
簡大成沒有更好的主意,就看向閨女。
怡安也想買地,畢竟她的空間太小,種菜還行。
說到防備荒年存糧,還是要靠大片土地種植。
于是,她就湊到奶奶身邊,幫腔道。
“爹,聽奶奶的,咱家買地吧!
奶奶做地主婆,我做地主家小姐!”
馮老太聽得眉開眼笑,揉揉孫女的頭頂,“俺家妞妞就是孝順!”
簡大成想着,明年春日就要開始考童生。
他如今的戶籍是農戶,萬一有人眼紅鋪子生意好,從中作梗,把簡家換成商戶就真是麻煩了。
多買田地,坐實農戶的資格。
隻有好處,沒有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