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安忍不住哈哈笑,“好,奶,你放心,我這就安排。
初一和十五鋪子裡賣兩頓餃子。
物以稀為貴,賣多了,容易讓人不稀罕。”
“好,聽你的,我這就去剁餡兒了。”
馮老太幾乎是腳下踩着風火輪兒一樣跑了,樂的怡安繼續畫圖紙。
其實,她想把大院兒打造成前世的超市模樣。
但這個時空百姓的整體素質,特别是那些市井婆娘…
還是不要給予太多信任的好。
還是遵循原本的打算,前後兩個鋪子自家經營。
賣吃食利潤高不說,方便積攢人脈,而且入口的東西說道多,窩握在自己手裡比較放心。
剩餘九個房間,她打算分出三間來。一個給大東家,一個給當晚幫忙報信兒的兵卒,一個給助拳的镖局。
不管人家要不要,這起碼表示簡家把他們的幫助記在心裡了。
其餘六間,留一間給二丫她們練手,賣菜賣果子。
夏日轉不開就把中間院子占起來,最後五間給村裡鄉親們分一分。
山上的村人之所以不敢下山,是怕下山之後沒有營生,全家也就沒了依靠。
畢竟山上不缺菜,偶爾獵個兔子還能打打牙祭呢。
城裡可是動一步都需要銀子…
這般有了營生,想必就有願意下來的了。
到時候家裡有事,也更多人手幫忙。
鄉親們也不必刀口舔血,提心吊膽過日子了。
天長日久,這般,最後十八家總會陸續搬出蘑菇崖,都在城裡或者三裡鎮紮根兒…
簡大成讀了一日的書,有些昏頭漲腦,晚上走到南院兒來一起吃餃子。
馮老太一邊給兒孫們撿餃子,一邊問道。
“先前不是說要請人吃飯,安排在哪日合适,家裡好準備東西啊。”
簡大成想了想,大将軍那邊一直沒回來,倒是不好一直拖着謝恩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