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及時去安慰驸馬一家,驸馬十分感激,所以他願意配合王室,把這次的事件說成是敏大人之子想送給公主驚喜,結果操作失誤變成馬匹受驚,所引發的意外。”
查都十分精煉的一段話,就完美解決了國王眼下的困境。
驚喜變意外,這個梗用得好啊。
隻要敏琦的兒子沒有犯下強擄公主的大罪,那麼敏琦就不必受自己兒子的牽連而被迫撤職。政局平衡,王後那邊也無話可說。
至于這件事情怎麼定性。
那還不是全看公主驸馬以及查都他們幾個人的?
隻有他們幾個人是現場的當事人,隻要把這個謊話編好了,編圓了,不給王後那邊找到漏洞就可以。隻不過——
“這樣一來,會不會太委屈娜沙和驸馬了?”國王了解他女兒的脾氣,從小到大沒受過苦,沒吃過虧,這次受了這麼大的委屈,她怎麼可能善罷甘休?
“不瞞父親說,我已經跟娜沙和墨承都深談過了。他們夫妻一對都非常明白事理,更體諒父親的不易。他們也明白敏大人的兒子是被人誤導的,所以他們隻求父親能抓住真正的兇手。”
查都這話說出來,便告訴國王,自己已經幫他擺平了最困難的部分。
無論是公主驸馬還是大妃,都願意以國王為先,先幫他穩住當下的局面再說。隻是這次的事情不能就這麼算了,得給王後記着,日後機會到了,留着跟王後一派算總賬。
“那是當然,他們是我的女兒女婿,我虧待誰也不能虧待了他們。”即便大妃這邊不說,國王也打算對王後的人下手,給那個不老實的婆娘一點教訓了。
之前王後讓三王子去暗殺娜沙,就已經惹得他很不高興了,但是為了國内的穩定,國王隻是把三王子派去做了閑職。把他的職務交由查都來替任,算是給王後那邊敲個警鐘。
結果那死婆娘不知悔改,趁着娜沙大婚,又挑唆敏琦的兒子對娜沙下手。今天還當衆逼他處置敏琦,他怎麼可能放過她?
那婆娘當王後當久了,都已經忘了誰才是g國的主人了。她怎麼也不想想,他能讓她當王後,也能讓她從王後的寶座上滾下來!
之後,國王按照查都的辦法,召來心腹大臣商量好了細節,就這麼實施下去了。
王後那邊的大臣還在拼命請求國王給敏琦一家定罪呢,結果國王卻将這場流血事件變成了一場誤會,敏琦兒子犯的也不過是驚擾公主,以及誤傷驸馬的罪行。
按照g國的法律,也就是坐幾年牢的事情,跟之前的終身監禁,完全不是一回事。
而敏琦更是屁事沒有,隻是因為“教子無方”,被停薪一年,在家反省半個月。反省完,他還是國王的肱股重臣。
王後一派頓時傻眼!
有一個不知死活的大臣出來“仗義執言”,被國王撤職下獄,王後一派就徹底安靜了。不敢再去觸國王的黴頭。